我的外婆過世有7年多了,在我的印象中,她留著一頭民國女學生活發型。永遠是用兩個夾子夾在耳邊。夾在耳邊的發髻呈一個弧形,記憶中只有一個這樣的發型。她的頭發永遠是烏黑烏黑的,大大的歐式眼,顴骨有一點高,顯得臉頰處有點下凹。小小的瓜子臉,臉上皮膚極好,即使到了80多歲,都沒有很多皺紋。個兒不高,上了年紀的時候背有一點駝。但是永遠都是那么有精神。
對外婆的記憶最遠留在他50多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我記中她最年輕的時候。那時候外公還在街上做篾貨生意。外婆有一件上街穿的衣服,正式的中山裝。每逢趕集那一天,外婆都會穿的很正式。留著它的國民女學生頭。兩邊分別夾上了夾子。那個時候她還不駝背。提著一個挎包,站在外公的篾貨生意的鋪邊。用鹽油紙包著一疊錢在找數。那時候的外婆很精神,很慈愛。
那時候我在上學前班,放學了就跑到街上去找外婆,因為到到街上去,外婆就會給我們買好吃的。如果已經買好了,她就會分開放在一個籃子里。分別留給我們幾姐妹吃。有時候外婆也會偷偷塞一兩毛錢給我,叫我自己買東西吃。那個時候的我們最盼望的就是趕集。因為等到這一天,我們就可以上街去玩,買東西吃。那個時候的街就只有兩條。大部分都是擺攤擺在街兩邊。那個時候的門面還沒有那么多。那時候的街是很樸素,很簡單的。我們去買東西都是拿幾毛錢幾分錢去買吃的。
那個時候就聽到別人說外婆原來是童養媳。13歲就到外公家里來,跟著外公的媽媽一起做家務活。16歲就跟外公定親了。18歲外婆就生下了第一個孩子。我知道的,外婆就生了七個。我有四個舅舅,一個大姨媽,一個小姨。那個時候的社會就是有就生,也沒有做計劃生育。也不管家里面條件怎么樣,在那個年代好像沒有這個概念。好像生的越多越好一樣的。
因為父母去了市里做生意,就把我和妹妹寄養在外婆家。在我不到兩歲的時候就來到了外婆家,我很小的時候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被她照顧著長大。所以感情很深厚。曾經一度超過所有人代替母親的位置,在我的心目中。
從小就很依賴外婆,吃飯穿衣,生活自理,從小就被外婆照顧的很好。以至于我后來住校了,參加工作了都很懷念外婆給我的照顧。
那個時候的我,對外婆的感情比自己的親生媽媽還要親。感覺那個時候外婆是我唯一的依戀關系。
隨著我上小學,高年級小學,初中住校,外婆對我的照顧都是無微不至的。上小學那個時候我們有兩年是自己帶菜的。外婆都會把我的菜準備好,用保溫盒裝好。那個時候條件艱苦,但是外婆沒有讓我們小孩虧過。
后來我住校了,只有禮拜六禮拜天回來。外婆都會幫我準備好一個禮拜的菜。外婆還會給我準備好一些水果。
外婆是一個息事寧人的人。她不喜歡吵。我們家妹妹就很喜歡吵。想要我們跟她玩,但是又要我們聽她的。如果不聽她的,就在家里面吵。所以每一次外婆都勸我要我聽妹妹的,要我不要吵,要我息事寧人。開始我內心還是充滿了反抗。可是時間久了,我就越來越溫順。越來越不想吵。或許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把自己的攻擊力一點一點的丟了。不敢和別人吵架,也不會跟別人吵架。
每當這個時候,外婆就會心疼的,在一邊跟我說"你是老大,你要做一個好樣子。"你懂事,不要跟不懂事的人爭吵。"
從此以后我就是一個不愛吵架,也不會吵架的人。我變得越來越懂事了。美丹,我被妹妹欺負的時候,我只有忍氣吞聲。換來的就只有長輩們的同情。每次和妹妹在一起,我吃了虧,然后就會被長輩們同情。長期往復,我真的就如外婆想所想,成了一個懂事的人,成了一個讓家庭變得和諧的人。成了一個他會同情的人。
外婆那個年代的人都有著嚴重的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外婆也不例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過年的時候,男孩子去他家有紅包拿,女孩子去就沒有。好吃的也是這樣分。除非有很多女孩子才有份。
外婆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她常常會藏一份好吃的,放一邊,留給我和妹妹。要我們偷偷的吃,不要告訴別人,我們吃了東西。我想外婆,她對我們的愛是平等的。只是對于社會的禮數她被社會教育成這樣一種固執的思維。即使他的愛是平等的,但有時候她的思維也會告訴他,這樣做不行。所以他一方面會重男輕女,但另一方面又懂得偷偷的留一份給我和妹妹。這種傳統思想,在他那個年代才算是正常的,如果成了我們現在現代這么開放的時代的樣子,即使她會認為很好,可是在她的觀念里面,她都是接受不了的。我想很多事都不是由她真心做的選擇。而是那個時代造就了那樣一個她。
初中畢業,我沒有繼續上學。去外地參加工作。我的心里一直心心念著她。剛剛出去工作那會兒還會常常往家里寫信。也會給外婆寄錢。剛開始那兩年我記得錢別給我媽媽的錢還要多。因為我外婆撫養了我,我不論去到哪里,我對她的依戀之情都沒有改變。
后來外婆又帶過幾個孩子。包括幾個我的表弟表妹。她對我們的愛都是平等的。可是在我的內心里,執拗的想著她對我的愛是獨一無二的。或許我是她帶過的最愛的那個孩子吧!
外婆的一輩子辛辛苦苦,承受了太多。在她那個年代,所有要經歷的她都經歷過。包括那個時候的經濟落后,文革,沒有東西吃,從童養媳到得到公公婆婆的認可,然后再當家做主。然后又幫仔女們撫養第三代孩子。對兒孫輩們的操心和付出。冀中外婆是一個很勤勞的人。閑不下來的,她和外公一樣,一直做事一直做事,直到不能做為止。
到了晚年,外婆患得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在床上躺了兩年多。身體機能的下降,還包括大腦的越來越糊涂。她的晚年就是這樣過來。精神時好時壞。時而清醒,時而糊涂。她的內心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即使在 她糊涂的時刻,她都是害怕的。我想到了那一刻,她內心是孤獨的。外公早她幾年走了,她得一個人面對她的晚年生活。她內心有多害怕這種恐懼,只有她知道。作為晚輩,只能多花點時間陪伴。帶她享受現代生活的醫療。或許,她晚年得了老年癡呆好過清醒地活著。因為獨自面對這種恐懼,真的需要強大的內心。如果沒有寧愿癡呆。或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是她的善終。
多年以后過去了,想起外婆我依然會流淚。從小對她的依戀,到我現在對她的想念懷念。愿她繼續著她美好的向往。這個世界上不論她存在不存在,我都希望她能夠沒有艱難困苦,只有自由自在,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