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富說,要定個小目標,至少要有一個億。一時間小伙伴們沸騰了,似乎都找到了夢想,爭先恐后唯恐“萬一實現了呢”。錢會玩!
節目中很多商業案例還是值得玩味的。比如,老王要圍剿迪士尼,包括區位、成本和項目上的多點布局。老王的收藏愛好也一覽無余,有個人興趣驅使,更是商業邏輯使然。進軍體育文化產業,老王說初衷是熱愛體育競技的活力和激情。兵者,詭道也。商者呢?Who Knows?
我對一個億沒有概念。如果我有一個億,我也不知道怎么辦。但我知道,小目標還是要有的:比如短期和長期規劃,重要或緊急事件的優先項等。
今天要做的是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如何運營是技法上的問題,為什么要做是首先需要回答的。
1、為什么做公眾號?
初衷是磨礪品性,一日一記,三省吾身。運營基本靠放養,推薦三兩熟悉好友,能傳播就傳播,不行也無所謂。設立之處也借鑒了UGC概念,但是這一理念沒有似乎戳中嗨點或解決痛點,宛如雞肋。問題出在推廣渠道和文章內容上,私以為后者為主。
截止目前,我已完成45篇文章,涉及隨筆、音樂、商業、互聯網、職業規劃等,其中隨筆和商業思考居多。
寫作習慣已經形成,如睡覺一般不可或缺。這也是一個內容生產者的基本素養。這樣寫著寫著,不免會出現重復觀點或措辭,成了一個封閉的自我思考的體系。封閉的好處有很多,可以自娛自樂獨立思考,但也造成了思維的局限和狹隘,長遠考慮弊大于利。所以這個平臺必須是開放的,有互動有辯論的平臺。
2、如何運營公眾號?
這是養孩子的過程。公眾號希望傳播了一種“持之以恒,日復一日,必成詩人,必成作家”的理念,把天賦和才華拋到腦后,強調培養決心、毅力和持久力。從用戶需求理論考慮,這一點能夠激發用戶自我實現的需求。那么定位的用戶人群在哪里,通過閱讀用戶能夠收獲什么?評定用戶需求的指標有哪些?在這里,我先種下一顆運營的種子,構建基本的運維思想,在下一個階段再去努力嘗試。
3、My Next Plan
So,what is my tiny plan?內容規劃,確定目錄。既然要開源,就要資源整合,不管是內容還是流量。在朋友圈中,我觀察到了很多有個性的微信公眾號,關于音樂、關于旅行、關于繪畫,大多傳遞了文藝積極的生活態度。若是能邀稿,那自是最好,沒有也不方。前提是我有清晰的底層架構,包括內容安排,持續輸出,嚴謹的運營規則等。
Here is my plan
內容安排:
星期一:隨筆
星期二:音樂
星期三:人物
星期四:茶葉
星期五:技能
雙休:【瞎扯淡】情感、雞湯、商業、互聯網、職業規劃、時事評論隨便挑。
4、基本策略
初步草擬的計劃,還需要變運營邊調整,主要依據用戶和圖文數據。流量入口以WeChat為主要入口,布局微博、簡書、豆瓣、知乎等形成媒體矩陣,引入新的流量。
一個億難掙還是詩人和作家難成?WTH?我也知道都挺難的,但后一個似乎來的更真切。
【注】本文為原創,轉載請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