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叨取大自然的聲音
文/云端一夢
5月26日,晴,星期六。今天上午是兒子上美術(shù)班的時間。騎車,7點出發(fā)。平時他住校,能與兒子交流的時間也就周六,周日了。
“喜歡寫詩嗎?”
“沒嘗試過。”
“我先來一個。就以沿途看見的入詩。”
路
劍
劈向我要到達(dá)的遠(yuǎn)方
“寫詩,也簡單,也難。簡單的是,人人都可以寫。難的是,不是人人都一顆詩心。”
“半懂。”
“看見路邊廟了嗎?那就再來個。”
廟
木魚聲
一方凈土
我心靈祈居的地方
“從最簡單的開始。第一行:名稱。第二行:形狀及作用。第三或第四行:升華。寫自己的趣,志,言,聲。”
看見一輛車迎頭而來。“以車入詩。”
“我試試吧。來個不正經(jīng)的。”兒子有點羞澀
車
至寶
獲取美女的芳心
“你咋用車來表達(dá)對女孩子心意?解釋一下。”
“現(xiàn)在社會上結(jié)婚有車是必備條件。”
聽到兒子的解釋,難道零零后的思智已經(jīng)成熟到如此程度?
“這沒有啥不正經(jīng),任何的詩句都是表達(dá)作者的心聲。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的看法想法也會隨著改變,你才14歲。我不評論。”
“你看見樹,你想到啥?”我問兒子。
樹
筷子
叨取大自然的聲音
聽到兒子的三句話,內(nèi)心一陣震動。“好一個筷子,形象直接,比喻貼切。叨取二字把大自然寫活了,聲音二字好像聽到許多的鳥叫聲。你的樹,在這四首詩中,屬于最上乘。”我不惜贊美之詞。
“有這么好嗎?”兒子有點質(zhì)疑自己。
“好,確實好,你不信,我發(fā)表之后,看看詩友門的評論,你就知道了。”實際上,此時一路樹上確實鳥叫聲聲。
這是第一次和14歲的兒子這么近距離,討論寫作,讓他嘗試寫自以為是詩的句子。
直到現(xiàn)在我還在回味兒子的幾句話。兒子,何嘗不是一棵樹,正在成長的一棵樹,不也正在叨取生活中各種聲音嗎?我何嘗不是一棵樹,像筷子一樣也在叨取生活的種種,用文字來表達(dá)自己思想嗎?其實,大家都是。樹,筷子,叨取大自然的聲音。
初次和兒子嘗試合作一組路上的詩。
就以《樹,叨取大自然的聲音》命名。
路
劍
劈向我要到達(dá)的遠(yuǎn)方廟
木魚聲
一方凈土
我心靈祈居的地方車
至寶
獲取美女的芳心樹
筷子
叨取大自然的聲音
這一路也許就是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