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
故事一:吳士宏
秋天,剛剛獲自學高考英語專科文憑的北京椿樹醫院護士吳士宏好奇地站在長城飯店的玻璃轉門外,足足用了5分鐘的時間來觀察別人怎么從容地步入這扇神奇的大門。她辭職來應聘IBM公司的辦公勤務。在面試的時候,主考官問她:“你會不會打字?”從來沒有摸過打字機的吳士宏條件反射般地說:“會!”
離開考場后,她飛也似地跑了出去,找親友借了170元買回一臺打字機,沒日沒夜地敲打了一個星期,雙手疲乏得連吃飯都拿不住筷子了。1997年,吳士宏因銷售業績出色被任命為IBM中國銷售渠道總經理,成為一個有傳奇色彩的職場女強人。
故事二:唐駿
一個叫唐駿的人,講述了當時他出國留學的戲劇性故事:21歲的工人子弟唐駿非常想出國,盡管他考上了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但北郵的出國名額已經用完。于是,他給北京的每個高校打電話,詢問有沒有剩余的出國名額。在打到北京廣播學院的時候,他們說他們的出國名額沒有用完。撂下電話,唐駿馬上騎著自行車趕了過去,拿著考研的成績單,要求轉入北京廣播學院讀研究生。廣院的老師說:“你可想好了,我們這是二流院校,你就算轉過來,也不一定出得了國。盡管我們有名額,但是你錯過了時間,出國要由教育部決定。”唐駿沒有猶豫,直接把檔案轉了過去。為了讓教育部給他出國的名額,唐駿想了個辦法:他打聽到教育部主管此事的是李司長,于是他在教育部的門口站了整整4天。早上7點不到就到教育部門口去,見到李司長,唐駿說:“李司長您早!”中午他出來吃飯,唐駿說:“李司長您出來吃飯?”他吃完飯,唐駿又說:“您吃好飯了?”再到下班的時候,唐駿再說:“您下班了?”如此四天。第一天,李司長覺得這人很奇怪;第二天,李司長關注這個青年,怕他有什么偏激行為;第三天,他又覺得這個小孩子看上去很可憐;第四天,李司長忍不住好奇,終于開口問他到底有什么事。唐駿如實說了。第六天,李司長告訴唐駿:你可以出國了。
就這樣,1985年唐駿到了日本。他第一次乘坐新干線,當時在新干線上售賣食品的列車員,在進入每一節車廂之后都會向乘客鞠躬,然后開始服務,在離開一節車廂的時候,也會再次鞠躬。當唐駿穿過一節無人的車廂的時候,他發現推著貨車的列車員在向空無一人的車廂鞠躬。“這就是日本人100%的做事方式,秩序與細節,謹慎而努力,這是日本民族的精神。”很多年后,唐駿說這是他出國上的第一堂課。他后來又去了美國,1994年前后,卡拉OK開始在美國和日本流行,唐駿設計了一個卡拉OK機子上可以排名計數的軟件,馬上被一家美國投資商看中,用8萬美元購買了專利。而在其后短短幾年內,這個軟件被用到了1億多臺VCD/DVD機上。“如果我當時采用微軟的使用權方式收費,一臺機子收取2~3美元,我就可以有2億~3億美元的收入。”2002年,唐駿成為微軟公司的中國區總裁,兩年后他跳槽到剛剛興起的游戲公司上海盛大出任總裁,并幫助這家創辦不到三年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