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以為她所希冀的愛情,終會在合適的時候,以緣分的名義如期而至。
終于在接近而立之年時,她遇到了他,緣分未曾負約,愛情卻在半途失了蹤。她承認,他們的相遇并且相戀,并不是因為愛情到了,而是年紀到了。
這是她的初戀,發生在一個該結婚的年紀。
相戀的五個月內,林湘仍然過著像往常一樣的日子,生活未曾因這段突兀的戀情而做出絲毫讓步,帶來些許莫可名狀的悸動與波動的漣漪。仍然如一潭秋水,站在那里等著被人望穿。
像往常一樣,一個人站在北京的公交站牌時,利用些許還算屬于自己的時間,一點點往下拉著微信朋友圈。她以為可以從那里發現令她情緒稍微有些變化的信息。刷了半天,她終于放下了手。在一條朋友發的“早安”的內容下,習慣性地點了個贊,鎖上手機,她等的那一路公交車仍然還沒有來。
于是,林湘給她的戀人,象征性地問候一句,你到公司了么。我這公交車來得好慢。熱死了。
之后,她又再次鎖上手機,放到包里。公交車來了,她好不容易終于擠上去,在清晨的公交車內,彌漫著各種各樣早餐的味道。她能從這些味道中,分辨出豆腐和豆芽,還有茶葉蛋,以及一些廉價的香水味,無一例外,她都沒法去討厭。她噗地打了一個噴嚏,明明聽到了包里手機信息的鈴聲,又好像是幻覺。于是繼續,望著車外。卻在下車后,沒一次記得路上都看了些什么。好像和昨天沒什么不同。
所以就無新鮮的事情和話題和她的男朋友聊聊,來證明兩個人并沒有分手。林湘的男朋友,是在北京工作的一位IT男。而她,是一位房產銷售員。每個月20000左右的工資,除去房租開銷之后,一個月還能剩余一些。他的男朋友說,這樣就很好。兩個人努努力,買個房子,平平淡淡就一生。
他戴著一副眼鏡,盯著他的手機,淡淡地語氣,像是這句話說了和沒說,都不需要她在意。她只是慌了一下神,沒有聽清,問他,你剛才說啥來著。他男朋友怔了怔,好似想不起來了。于是他們的話題又再次結束。
林湘是一個向往著浪漫的人。哪怕是一個不小心的意外,也會在生活中激起漣漪。她喜歡讀饒雪漫的書,也喜歡張愛玲和亦舒。她不矯情,也不做作,只是偶爾喜歡瞎幻想。有些文藝,也有些傻里傻氣。
她以為她可以一直這樣活下去。
2
她住在北京的五環外,而工作的地點在二環。這就注定了,她每天都要坐上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而車程中,她和一車的陌生人,彼此相守,卻都與孤獨相擁。地鐵上,有打扮精致的姑娘,提著劃了不少痕跡的高仿LV,身上散發著迷離的香水味兒;也有提著公文包,依靠著桿子,穿著白襯衫打著領帶像要睡著的男子;也有坐在一個角落里,低著頭小心翼翼怕碰到別人的農民工。形形色色的人,擠在一個像移動的籠子的車廂里。沒有一個是笑著的。
她想逃離,卻無處可逃。于是,她只能拿起手機,向他發個信息,你在哪兒。他說,我在忙,等等我找你。她禮貌地問答,說,好的。于是對話就此結束。所謂的“等等我找你”,就是一聲早到的晚安。她了解。
她認為,這都是她的罪有應得。死在了追逐愛情與夢想的年紀里,再堅不可破以為的原則,都被生活侵蝕得尸骨無存。連微乎其微的掙扎,都變得難能可貴。偌大的北京,無數的陌生人交匯又分離,在一個貌似熟悉的城市里活著。呼出的空氣,是他們還活著的證明和依據。
在大城市里,對于她唯一的樂趣,就是電影院和咖啡廳圖書館。她不喜歡嘈雜吵鬧的KTV,那里嘶吼的聲音讓她非常不悅。她喜歡綠色,可是能看到的樹木與風景卻少得可憐。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多種一棵樹,似乎都是浪費土地。
電影院里看完電影,已經是很晚了。她走到大街上,忽然一陣孤獨襲來。突然想起,她明明還有個男朋友。于是,禮貌性地先問他,要看電影嗎?她此時,已經做好看第二遍的打算,即便那個電影看得昏昏欲睡。可是沒有出乎意料,他說,這么晚了,算了吧。她此舉,不過一時興起,所以被拒絕也沒有絲毫失落。
她說,好的。那,你能不能接我一下。我一個人在外面。林湘回完,坐在那里等信息。過了些會兒,他說,好的。于是,她就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在那里等著。炎熱的夏季,石臺上卻一陣冰涼。
約莫半小時。他終于再一次回信息。他說,你在哪兒。她說,不遠。我們以前看電影的地方。她就怔怔地看著微信上顯示,正在打字,又停頓,又顯示正在打字。就這樣,過了十來分鐘,他的信息方才發過來。
他說,還是你自己回去吧。我要到你那里的話,要一個半小時。然后再送你到家,又要半個小時。我再回來,又要兩個小時。來來回回,要花好多錢。你不如直接自己回去,就半個小時夠了。何苦等我一個多小時呢。這太不劃算了。
他打了很多字,用了很多充分的理由來證明,他不來是對的。她不置可否,似乎沒有法子去反駁。但是她非常不開心,就回復,你不來,咱們就分手了。然后她就合上手機,坐在那里忽然想哭出來。最終半個小時,他終于到了。出奇地打了車,所以才用了半個小時。
于是,他們就沒有分手。她和他就一起走在馬路上,明亮閃爍的霓虹燈,不時轟轟響起的跑車,以及一個個擦肩而過的行人,在她的眼眶中,聚焦在眼膜中,卻又愈發模糊。走了不知道多久的時間,兩人沒有說過一句話。直到凌晨兩點,林湘在一個小區的崗亭前停住腳步,說,好了,你也回去吧。
他淡淡地說,好的。
她說,晚安。
3
她喜歡看星子,偶爾想要透過窗戶仰望天空,卻發現,只能看到對面的窗。而對面的那個人,同樣是像她一樣,伸展著脖子,想往天空上望去。什么都沒有,只有一片昏黃。
北京好大啊。她張開口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她的閨蜜就坐在床上玩著手機,她的閨蜜笑她,說,是好大啊。
房子是她們合租的,三室兩廳,六個人平均分攤。可即便如此, 租金仍然不菲。她們一同住了兩年,林湘卻除了她的閨蜜,無一人的名字可直接地叫出來。往往想個半天,另一個室友和她相識一笑,重新介紹彼此。
她喜歡的是一種什么樣子的生活呢?她忽然答不出來。或許向往的愛情對她來說更為清晰明了一些。她自嘲地說,也許是那種浪漫的邂逅更為動人。我們彼此還陌生時,就互相喜歡。不像現在,他喜歡我,我接受他。只因為,我到了該結婚的年紀。
她拿著對方是IT男,不解風情來欺騙自己,他是因為喜歡她才和自己在一起。所以,她就可以讓自己的愛與向往,埋藏在青春的夢中。她雖然知道,對方即使是看到她的微信發來,也沒有第一時間回復的習慣。只是想回就回了罷了。
她以為他會變的。卻也知道,這所有以為的可能,只是現實中充滿了隱晦的光明在作祟。
林湘在這光明中,仿佛看到一個女孩子。
那個幾年前,從天津來到北京洋溢著笑容和對未來無限向往的女孩子,背著一個可愛的背包,拉著一個非常大的行李箱,她微微瞇著眼睛,看著車站外被高樓擋著半邊的晨陽,沒有一點笑意帶著虛假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