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后的今天,我終于可以坦然地寫出這件事情。對于這場劫后余生,我真切的感受是慶幸。
去年的今天,半夜12點,我接到了那個女人的電話。第一句話就是:“你清醒一點,你老公老早就在外面有人了”。我懵了,從小到大覺得這樣的劇情是斷然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前30年,我努力學習,好好生活,善良,正直,父母相愛。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就是生活該有的樣子。與相愛的人攜手同行,甘苦與共,生兒育女。
事后想想,其實是我自己一直在逃避,用一種近乎自我保護的意識來欺騙了自己。早前,我就收到過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提醒我,我的老公外面有人了,她親眼看到。覺得我被蒙在鼓里,覺得太可憐,所以請我好自為之。當下的我,竟然想到的是工作中的競爭對手,為了黑我,所以故意造謠中傷。
但現實終究來了,那個女人出現已經有一年之久。在我值夜班的日子,他們共享歡愉。在我為了老公的工作奔波時,他正與情人甜言蜜語。當我帶著女兒排隊買包子當晚餐時,
他帶著那個女人,出入各個高級餐廳。在我不在家時,他甚至還帶她回我們的家過夜。微信傳來那一張張不堪入目的照片時,我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我的老公出軌了。
那個晚上,我一直不敢去回憶,每一次回想,都會讓我不可自已地流淚。我被閨蜜凌晨5點從婆婆家接走,8點我們回去把女兒接走。在把孩子安頓到外婆家后,我抱著閨蜜放聲痛哭。我不明白,我那么愛我的家庭,愛我的生活,愛我的孩子,為什么要讓我遭遇這一切。那一幕幕看似平常的話語,背后原來盡是謊言。枕邊人都無法相信,我該怎么辦,我還能相信誰?那時,我甚至都沒有想到離婚,因為我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沒有這個詞。
接下去的幾天,我不停地發消息,問為什么要這么對我,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事情,為什么要破壞我們的生活。我歇斯底里地想要證明自己并沒有那么慘。我們開始了一場歷時一個月的拉鋸戰,從開始的憤怒,想要報復,到后來,試圖希望接受對方的道歉,重新開始。這一個月,我瘦了整整10斤,非常憔悴。而就在那時,我接到了法院的傳票,起訴離婚,我是被告方。我太天真了,以為自己的包容能夠感化對方,以為為了孩子,對方尚有一絲不舍。在法庭上,我提交了錄音,通信記錄等證據。而最不恥的一幕發生了,我的前婆婆偽造了一張借條,將原本我應得的財產也要拿走。回想早前的種種,原來那時問我要的房產證明,讓我空白紙上簽個名,那些謊言,都是個陰謀。接著就是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撕逼大戰,我為了爭取到我的女兒,我做做出了最大的讓步,甚至不再起訴那份偽造的證據。我帶著孩子,凈身出戶。
在這場婚姻中,我見識到了我的前半生從未見識過的人性的惡。拿到判決書的那天,我抱著女兒,默默流淚。從此以后,我們母女將一世相依為命。我不知道怎么和女兒去解釋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我擔心她會成為一個心智不健全,人們口中的那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我擔心我一個人會照顧不好她。
我深深的憂慮,那時我找到一位朋友,她從小就是單親,飽嘗親戚的白眼,生活拮據不堪,生父十年不曾聯系。而這位朋友現在家庭幸福,三觀端正,積極樂觀,現在和生父很融洽的交流,對那個第三者也能心平氣和地對待。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讓她能在那么難堪的生活中長成這樣,她的母親是怎樣做到的,她在目睹過父母打架互掐喉嚨,父親欠債出走,債主找來流浪漢逼孤兒寡母還錢。經過里這些事情,她是怎么做到對這個世界依然保有善意的。
這位朋友告訴我:好好做你自己。
她的母親從未說過父親的一句不是。即使身上只有10塊錢,都會想著全部用在她的身上。她的母親天性樂觀,沒有錢,母女二人就在特價時段去超市挑半賣半送的水果和蔬菜。母親讓她知道,她很好,很優秀,只要努力,就值得有很好的生活。
在那一刻,我決定改變,從容貌開始。我割了雙眼皮,開了眼角,告別了自己前30年的丑小鴨形象。我與父母溝通,不讓大人的信息和情緒傳遞給孩子。我承認我還做不到去夸獎她的父親,但是我從不口出惡言。我無法阻止那種天然的親情,即使一個月沒見到爸爸,當爸爸來接她時,孩子的喜悅是由衷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快樂,至于是不是我希望的那個方式,真的不重要。我開始學習各種課程,有的是專業相關的,有的是提升自我的。有一段時間我在家里練習演講,而后我那個從來不愛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女兒,竟然競選上了學校晚會的主持人。我懂了,我就是女兒的鏡子,她從我身上看到了我們面對生活時的樣子。我美好,孩子就會美好。我沉默,孩子必將淪陷。
一年后,我覺得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狀態。我們受過傷,我們遭遇過背叛,但那都不是我們放棄的理由。我學習,生活和工作,更多的朋友圈,更大的視野。在職場上,我有了新的晉升機會,生活里,我安排父母與女兒的游玩生活,我過得更輕松了。我對我的女兒坦誠以告,爸爸媽媽因為一些原因分開了,但是我們愛你,你需要,我們都在。女兒回應說:你做我的媽媽,我真的很幸福哎。
那些無法摧毀我的,都將使我更強大。
我一直不喜歡單親這個字眼,或者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過時了的詞語。離婚后給孩子怎樣的陪伴,如何將影響降到最低,這是我們父母該做的。生活有很多不美好的東西,那么我們引導孩子正確地去看待他們,這就是父母的修行。我始終相信親情是無法被切斷的,即使是陰陽兩隔。我成為你的母親,你做了我的孩子,那么我們就是這一生永遠的親人。沒有單親不單親的區別,我很高興,我的孩子沒有感受到單親這件事。對于未來,我愿意和她一起張開雙手,擁抱更多的不確定。
——事件主人公親述,作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