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種說法,真實生活遠比小說描述的要精彩、復雜和殘酷,不過最近還是被朋友圈在傳的一則消息給震驚到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廣西一所大學的教授與知名律師丈夫同時在家中遇害。經警方偵查發現,受害者兒子黃某陽有重大作案嫌疑。
從一些微信群聊天記錄截圖了解了個大概,受害者的兒子黃某此前在英國留學,據傳是回國后想要再次出國,遂與父母發生矛盾,激化后竟人性泯滅地弒殺父母。
關于親情,古來就有舐犢情深、虎毒不食子的說法,反過來也烏鴉反哺、羊羔跪乳、臥冰求鯉的溫情故事。弒父殺親一般都發生在封建王朝,那時君權壓倒一切,皇帝誰都想做,所以父子兄弟之間殺來殺去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如今是新時代,法治社會,我不敢想象當時的畫面。如果真有鬼神的話,我寧愿相信這兒子是鬼附身了,要不該是如何的天性殘暴或人性扭曲,才能他對自己的親生父母下此狠手!
該事件一經披露就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一個高知家庭,竟然養出了一個狼子野心的兒子!殺的還是父母,想不通,到底有多大化不開的矛盾能親手殺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可悲!
有條件能送孩子出去留學,這沒有錯,也不否認很多孩子送出國后,確實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畢業后成為行業精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但也有不少孩子,一出去貌似性情就變了,三觀盡毀,親情冷漠,唯一能記起父母的時候,就是沒錢的時候。
由于警方還沒披露更多的細節,以上一切的說法都還只是猜測。我們不了解具體的實情,無權也無意去評判別人的家庭教育。不過想說一句的是,比起讓孩子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培養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更為重要。
只有人格健全了,才能確保孩子能夠自尊、自立和自強,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人,而不是缺什么就伸手要,要不到就沮喪、生氣、仇怨的巨嬰。
孩子有正確的是非觀念,有基本的道德規范,有一定的責任擔當意識,有正確的目標追求,還懂得感恩和回報……哪怕最終不成大才,也不會成為具有嚴重破壞力的渣子和敗類。
貳
有位著名的成功人士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由兩方面組成,15%的專業技能和85%的為人處世。通俗一點說,就是IQ(智商)和EQ(情商)。而好的情商,是人格健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是由后天培養起來的。
留學生、名校生往往都被看作是都是高智商群體,但是近年來,媒體上也頻頻爆出不少留學生、名校生令人跌破眼鏡的不靠譜、不上道甚至是不道德行為。人之所以為人,除了要有智商,還要擁有一定的情商,才能確保“德配位,行在軌。”
去年底今年初,北大女生包麗(化名)因情感糾葛自殺身亡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包麗母親認為,其男友牟林翰對女兒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嫌棄包麗有過戀愛經歷,不是處女,但又不想分手,遂以此折磨包麗,終致將包麗逼死。
據了解,牟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15級本科生,曾任北京大學學生會第三十四屆執委會副主席。而包麗自2017年9月起任北京大學學生會文藝部部長。兩人可謂都是人中龍鳳,天之驕子。但是他們的戀愛經歷卻令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據事后曝光的微信聊天記錄,兩人戀愛期間,牟林翰對包麗使用大量侮辱性言語,要求包麗稱自己為“主人”,甚至要求她在自己身上文“牟林翰的狗”。
除此之外,還更進一步地要求包麗“為我懷一個孩子,然后去把他打掉,我留下病歷單”或讓包麗去“做絕育手術,然后把病歷單給我”。
對于牟林翰的冒犯和虐待傾向,包麗曾提出警告乃至提出分手,但在牟林翰多次以自殺為威脅等的情況下,最終未能與牟林翰擺脫關系……
有網友評論說,牟林翰雖是名校生,還是學生干部,沒想到只是表面光鮮,心底下卻這么陰暗,以愛的名義對戀人進行言語羞辱、思想禁錮,精神折磨,最后竟迫使戀人自殺身亡,已經不是一個“渣”字能代表其所作所為。
看來,一個智力正常甚至超群的人,如果沒有健全的人格、端正的三觀,無法控制住自己的內心,駕馭不了自己的情緒,言行舉止有時就會變得很白癡,甚至會成為社會隱藏的一種禍害。
這也給平時只注重孩子智力開發,唯分數說了算的家長們敲響了警鐘。比起一味地強調讓孩子去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或許平時注重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更為重要。品格不行、三觀不正的孩子,即使接受到更高等的教育,也無法將自己的智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把自己的才華用在對的地方。
叁
每年寒暑假,北大清華校園都會出現一道“奇觀”,那就是源源不斷的少兒旅游團或由家長帶著小孩涌進了校園,就想讓孩子提前感受這兩所中國最著名學府的氛圍,好激勵他們必須努力學習,務必取得優異成績,屆時也要考進名校就讀。
被“成功學”和“毒雞湯”灌輸和洗腦的這代父母,多多少少也會把這些“遺毒”映射到下一代,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只要考進了名校就算成功了,未來的人生也就會萬事大吉了,可事實上并非如此。
還記得之前火爆的北大“最土”女生李雪琴嗎?她因在抖音上的一段視頻而走紅。
視頻里的她,素顏、不修邊幅的頭發、隨意的衣服,表情呆板,一口純正的東北話:“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這樣,她就徹底火了,粉絲漲到四百多萬,連吳亦凡也拍了個視頻回應她。
后來,她去了一家火鍋店體驗上班,卻被一位沒讀過幾天書的服務員扎心了。這名服務員叫小霞,負責帶李雪琴熟悉流程,每個月工資5000,還要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學。
每天在火鍋店里忙得像一個陀螺,但小霞總是笑得最甜的那個:“客人對我溫柔,叫我小妹妹我就很開心。我為別人做事的時候,不要求有什么回報。他們覺得快樂,我就很滿足。”
對比之下,北大畢業的李雪琴,有紐約留學經歷,高收入,還是網紅,卻始終無法快樂。
大四時,她曾被確診為抑郁癥,嚴重的時候不想跟人說話,誰也不想見。她甚至用水果刀反復劃過自己的手腕,讓鮮血不斷流淌。
在火鍋店工作的一天,讓她無比羨慕小霞:“我師父每天樂呵呵的,她說你這一秒不快樂,它就影響你下一秒的快樂。”
“我師父她不貪,她的目標很小,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所以她快樂,但我呢,什么都想要。”
李雪琴終于明白自己不快樂的根源就是,什么都想要。又想過得爽,又想有錢,又想別人尊重自己,還想找對象。一輩子都在追逐之中,當然不快樂。
有一句說,人之所以能快樂,并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了。而反之亦然。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什么都不去追求,什么都不去爭取,而是說人要有合理的人生追求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也就是必須端正自己的三觀。
只要三觀正了,人格也就健全了,只要人格健全了,不管他是否名校畢業,是否學富五車,他都能體會得到生命的真正意義,活出快樂而充盈的人生。
肆
上個周五,朋友圈里傳播了幾段視頻,有一名中學生模樣的孩子,在橋上脫掉校服,在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情況下,縱身一躍,跳進了湍急的河水里。消防救援人員打撈了數個小時,仍不見其蹤跡……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一名中學生,能遇到多大想不開的事,能有什么過不去的坎,何至于要跳河自殺?事實上,同類的悲劇屢屢上演,而且出事孩子的年齡有越來越小的傾向。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現在的小孩那么脆弱?難道是家庭發生了重大變故?莫非是學習壓力太大?又或者是心理其實就有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壓力卻也越來越大——快節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學習方式讓大家喘不過氣來。大人們是因為工作壓力,而孩子的壓力卻大多來源于父母——只關心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學習成績,卻很少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要知道,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關注,而父母的經常性忽略可能對孩子產生毀滅性的打擊,無法讓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高情商的孩子在各方面都顯得比較成熟,他們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控制自己不受到負面情緒的破壞,更容易適應環境,把握機遇。
但是情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培養中慢慢形成的。一個孩子的情商和性格養成有著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來源于母體;二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教育中,父母作為引導者和榜樣,對孩子的影響力是非常重大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一出生開始,所接收的東西首先就是家庭里的東西。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盡量與孩子朝夕相處,要對孩子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教育專家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1提高孩子識別情緒的能力;2、滿足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3、培養孩子學會感恩與回報;4、培養孩子面對挫折時的積極情感;5、逐步培養目標責任意識。
養不教,父之過。可以說,父母所教育孩子的東西,是再好的學校和老師都替代不了的。所以,我們家長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應該怎么,不該怎樣,而是要用心去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我們該做什么。看了那么多慘痛的案例,家長們也該長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