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考研初試完成后,基于一個畢業(yè)生的自我修養(yǎng),我開始找實習工作。起初想往一線城市跑,未果。看著時間離年關愈近,想著機會變少該認命,又突然得到朋友公司的招聘信息,趕緊把簡歷丟過去,這才得償所愿。
某日攤在沙發(fā)上邋遢的看電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得知是HL規(guī)劃院,嚇得正坐起來,手機貼緊耳朵怕漏掉信息,每句話出口前都腦中斟酌一番,希望禮貌又擊中要點,真是緊張。最后我和另兩位同學一起得到面試機會,于是相約一起到南寧,這時我還以為是個實習而已,腳步輕盈。
并沒有以找工作的心態(tài)了解這家公司,走到樓下才知道它獨自有一棟樓這么神奇,在活動室里等待時翻看雜志才略知道HL集團的規(guī)模。和管人事的Z副所聊天時,他問我,你了解HL嗎?我頓了一下,誠懇的看著他,不是很了解。當時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他告訴我們明天需要做一個快題設計作筆試,大后天做一個設計演說順帶面試。我心想實個習搞得這個復雜,我雖沒有經(jīng)驗,但根據(jù)他人的經(jīng)歷,實習都是能直接拎包入座的。然而當聽到Z副所說能有工作機會時,我們仨默默對視,瞳孔里都在跳舞,畢竟這家公司在廣西里是個好去處。我們假裝鎮(zhèn)定的步出公司,回到住處,開始有了緊張的氣氛。
快題設計的用地很大,32公頃,是我畫過最大的地塊,那天一直從早上10點畫到晚上7點,整9個小時,腿軟并心累。然而這都不算什么,畢竟只是與往常一樣的作圖,準備面試演說才真撓破腦袋。面試前一晚開始極度的緊張焦慮,失眠,胃像毛巾一樣被用力擰著。睡前的思考中,我發(fā)現(xiàn)我比想象中更在乎這個機會,這是對我二十三年修為的第一次嚴肅考驗,沒有親友出于鼓勵性質的夸贊,也沒有日日相處的師長給我打出感情分,我甚至想會根據(jù)面試結果調整對自己的評價。從立足社會的角度,我一直對自己持懷疑態(tài)度,我不太會說客套話,不太懂酒桌禮儀,也無法說服自己去學習,畢竟脾性不適合,更沒有艱難坎坷逼迫我。身旁的長輩們大多酒桌上起的事業(yè),許多同輩也開始在酒桌上風生水起,然而并沒有一個相熟的前輩能提點我說,在各種能力一般的情況下,你不喜歡酒桌應該怎么走。于是我覺得,要是我能被錄用,至少說我目前走的還及格。
那天我們幾人坐在會議室外,一會就在里面進行方案講說和問答。我們都很慌張。我第一個走進去,黑白配色的長形房間,黑色的長形桌子,Boss們聚坐一頭,大概7人,我只認識Z副所。其余人中,有人在看我的簡歷,有人打量我,我對他們微笑。問,可以開始了嗎?可以了,有人回答我。我在腦中迅速過了一遍準備了一晚的講說內容。我有這樣的特點,在公眾面前展現(xiàn)時,開始總緊張,但若準備充分,一進行就能松弛下來。我正說得high,突然Z副所插話,你從開始到現(xiàn)在,一直把“河池”說成了“賀州”。猝不及防!我心里一驚,想臥槽,這是個硬傷,但當時思路很流暢,這樣的致命插曲影響了我大概2秒,考驗演技的時候來了,不能慌。我趕緊雙手合十,半鞠躬說了句對不起,又繼續(xù)講說,boss們期待看好戲的眼神悻悻而歸。待我說完,他們對方案提出諸多質疑,盡量圓過去后,開始聊我的歷史,他們翻閱我的作品集,問我做過的課程作業(yè),有沒有參與過實際項目,包括那次失敗的競賽。
課程作業(yè)和參與過的小型規(guī)劃都聊了沒兩句,都只是些不好不壞的學生作品。其中一人合上我的簡歷,隨口問起我失敗的競賽方案,我預想過會這個問題的出現(xiàn),實際上有些期望它出現(xiàn),畢竟這個競賽給我很多經(jīng)驗。我說,這個方案沒有獲獎,我覺得從一開始這個設計的方向就錯了,從一開始它就注定拿不到獎。他問,為什么?我說,這要從它的概念說起……那人繼續(xù)聽了幾句,又撿起作品集,多看了兩眼競賽方案。……所以,這個方案是不會獲獎的。我說完,有人道出方案的異想天開,也有人說它不切當下行業(yè)主題,我都承認。大家都感覺到這是最后一個正式問題,房間里的氣氛一下子放松下來,最后他們一起調侃了兩句當年眼界不夠開闊而無法獲獎的我,然后讓我出去等。
所有人講說完畢,過了半小時,我打頭陣去拿結果。得知被錄用時,我連聲說謝謝,根本停不下來的笑。他們問我?guī)絹砹藛幔抗粏栴}來了,我說,我還在等研究生的成績,必須等成績出來我才能做選擇。他們心里的白眼一定翻到了后腦勺,但表面上他們沒有給我過多壓力,之后聊起我想做的設計方向和研究生學校一類,和我想象中要接受蔑視眼神和犀利語氣的氛圍不同,面試竟愉快的結束了。另,后來才知道翻我簡歷提問競賽的是O所長,也虧得當時我不認識他,對答得放松。
這普通的面試真是讓社會新鮮人如我感慨萬千,我堅持的東西一下被賦予了意義,它當然不對,但目前來看沒有錯得離譜。沒人問我會不會喝酒,也沒問我會不會和領導聊天,而參加過的社團經(jīng)驗,競賽失敗的經(jīng)驗,每一次上臺的講說,這些微小的步驟都跑到這一刻來幫助我,它們被鍛造成我的武器,我從來都不應該小看它們的。
我急于和朋友家人們分享喜悅,但三言兩語又表達不好,只能不停感謝他們的祝賀。錄用當晚請朋友們吃飯,往住處回時我又一次打量自己。我是這樣一個既主流又非主流的人類,成績中等,脾氣溫和,從小被長輩評價老實聽話,真是無力反駁。越長大又不學酒桌文化,這樣在家鄉(xiāng)從來是主流的社會規(guī)則,真是個熊孩子。我是順著自己的性子走的,但同時也彷徨,害怕這樣下去只會被社會邊緣化,到最差的公司,最角落的職位,大家把雜事都丟給我,領著微薄的薪水,有時黑化的我這樣想。特別是近兩年,逢年過節(jié)除了父母外的長輩都有意無意的說起你該學會酒桌一類,最后都是以還是學生慢慢來為結尾。但我仍無法把酒桌放到我該打磨的核心競爭力里。實際上父母在這點上的無動作“縱容”了我的“傲嬌”,他們一直持著隨你選擇的態(tài)度。我認為的核心競爭力是責任心、毅力、專注度、溝通能力、專業(yè)技能,當然要成事還得有運氣,但運氣總依靠于前者。
萬萬沒想到,我還是通過面試結果調整了對自己的評價,我想著,要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接受自己的缺點,這樣才能更客觀的看待別人,才能更好互相協(xié)作達成目的。變得自信了些。當然社會還是需要酒桌,讓別人承擔這些,我來做其他,總歸餓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