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張全家福吧 ^_^)
是的,這是我的關于爺爺奶奶與小米盒子的故事
兩位老人目前在北方有一套房子,兩居室。冬天在北方,天氣暖和了回南方。
爺爺每日習慣看報紙,上網查股票,早中晚準點伴著新聞聯播進餐,晚上陪奶奶看電視劇。
奶奶喜歡網上玩斗地主,除了生活瑣事以外,其余時間會收看電視節目,包括體育頻道的女排比賽,以及各種戰爭片,生活劇情片,相當趕潮流。
小米盒子的出現,是同樣喜歡數碼產品的何爸爸知道老人喜歡看電視,網購好郵寄到爺爺家的。
但是問題,爸爸遠在外地沒有辦法幫老人安裝新設備,老人要強,也不喜歡總是求助社區里的其他小伙子。
除了收到快遞以后被拆開過包裝,小米盒子已經在書桌上撂出了一層灰。
直到我到家里看望老人時,才發現它
于是有了下面的故事——教老人學習使用小米盒子:
1,我先裝好小米盒子,測試完能夠正常使用
2,找出家里的電視機遙控器,在遙控器上貼好膠布,標注使用小米盒子時需要切換頻道的按鍵(使用小米需要將電視切換至HDMI頻道)
3,用簡筆圖的形式,畫出小米遙控器使用方法,使用小米的整個操作流程,以及小米盒子可以幫助老人做到的事情;
并根據說明重復幾次教會爺爺奶奶使用小米;
4. 最后,把說明書夾在茶幾玻璃板的下面,方便老人查閱 (PS:感覺似乎做的很詳細了,但最后才發現說明圖還是做得小了些,字體也略小,老人查看有點辛苦的)
小結:
技術含量愈來愈高的數碼產品,設計師們似乎已經在極力將使用方法化至最簡
甚至號稱最物有所值的小米盒子,在宣傳上也主推“上手簡單,安裝輕松,從安裝到使用只需要5分鐘”“老人孩子都可輕松使用”,但在實際操作中,老人貌似并不能輕松使用呢
以下是我在教會老人使用產品時發現的3個問題,僅供參考:
1. 極簡化的遙控器,將多余的按鍵都去掉了,但是沒有任何引導性圖標的按鍵,對于初次學習使用的老年人來說,有困難(我在教會爺爺使用遙控器時就上下左右鍵的功能,重復了至少5遍)
2. 小米盒子上的電源燈。一體化的黑色小盒子很可耐,但是老人疑惑了,“怎么知道小盒子的電源是不是已經開啟了?”確實,電源燈的位置在盒子的中下部,查看電源是不是已開,需要坐在盒子前的沙發上才能看見,站著操作盒子是很難看到燈是否亮著。
3. 作為數碼時代的產物,想要順暢的觀看網絡電視,還是需要同時學會操作3個遙控器(電視遙控器,機頂盒遙控器,小米盒子遙控器),這對于老年人來說,似乎還是有點復雜了,我們是否能考慮設計上再進一步減少用戶在學習操作上的時間?
現在的許多產品其實還沒能做到真正讓老人輕松使用,在產品真的在老人們看來能很快理解并使用,可能更深入的用研會幫助設計師尋找到設計點更快捷的解決問題。
ps: ?本篇文章并非吐槽,畢竟米盒的目標消費人群并非老年人,只個人拙見,作為案例拋磚引玉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