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思考的人是白癡,不肯思考的人是懶漢,不敢思考的人是奴才。? ? ? ? ? ? ? ? ? ? ? --? 尼采
1.?
聰明思考:用現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聰明思考”并不是一種天生固有的特質,它是一種可以訓練的技能。換句話說,你并不是天生擁有某種特殊的能力而能夠做出聰明的事。每一種讓自己變聰明的要素,都已經存在你的心智工具箱中了。
聰明思考的公式
兩個重要元素:擁有高品質的知識,需要時能應用高品質知識。
有時,我們深陷僵局,覺得很沮喪,原因在于你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做什么,這種備卡住的感覺會讓你焦慮。而帶著焦慮和壓力解決問題,通常不是有助于成功思考的好方法。更聰明的思考,需要你發展出新的思考習慣,來補充已有的,讓你得以成功的習慣。同時,也必須改變那些攔住你走上聰明思考之路的習慣。當卡住時,你必須讓你能幫助自己解惑。
2.
習慣是聰明思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你的大腦被設計成要盡量少想一點,這是聰明習慣的本質,你做的很多例行性工作都不需要再費力去想,習慣會讓你把這些任務轉化為例行性自動化處理,所以你可以把注意力聚焦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這個理念自己一直在實踐,在生活及學習中,已經建立了很多習慣,并且進行打卡,很多現在已經成為自動化處理。
聰明習慣的公式
培養聰明習慣有兩個條件:在行動和環境之間有一致性的對應。重復實踐這些行動。
養成習慣的第一件事:一致性的對應,要建立這樣的連結,需要一些不變的要素做為可信賴的信號,以提示某種行為即將出現。許多的情境和目標之間會形成很強的連結。比如習慣抽煙的人常會在喝咖啡的時候抽煙,結果,當喝咖啡或聞到咖啡香味時,都會產生抽煙的需求。
養成習慣的第二個要素:不論任何時候,當環境和行為之間有了一致性的對應,而且這個行動在環境中一再重復出現,習慣就會養成。那一種行為變成習慣要花多長時間,最重要的影響可能在于記憶的獨特性。當你在某個情境中所做的行為是特別的,就比較容易創造出一種習慣來。
3.
有品質的知識
世界上的迅息只有一小部分可以進入你的大腦。所以當身處一個情境之中,你所接收到的訊息會經過幾個不同階段加以篩選。
心理學家把顏色,外形和尺寸這些簡單的視覺訊息,稱為“低層次訊息”,而概念性訊息則稱為“高層次訊息”。擁有“高品質的知識”,并不是片段的學習事物,而是要學習事物之間的相互連結關系。你對因果關系有越多理解,整體而言,你擁有的知識品種就會提高。
確保有高品質因果知識的主要方法,可以從教導別人當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方法就是教別人。當你可以把一件事情交給別人,你必須形成一個完整而且可理解的解釋。若覺得自己并沒有太大把握,這時候就找到了知識缺口,接下來就要去填補缺口。
教導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能不能自然的對自己做出解釋的個別差異很大。有人不論閱讀,看電影,聽演講,總是會對自己做出解釋。
三的法則
要創造高品質知識,提升摘要能力,在新的情境中控制自己要記得什么樣的訊息,在閱讀后,會議后,上完課,做個有建設性的暫停-寫個摘要。如為自己閱讀過的每一篇文章找出三個重點,然后審視,看看有無知識缺口。
4.
在培養了“聰明習慣”和習得“高品質知識”之后,聰明思考方法的第三個步驟,就是要“應用你所擁有的知識”。
深沉思考
高品質的知識訊息要進入到記憶中,需要很多的努力。你必須深沉思考,才能成功的把訊息儲存到記憶中。比如書中提了一個問題,你是停下來想一下,還是繼續往下讀。
值得擁有的困難
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可能會讓人感到沮喪,但長期看,這樣才能學的更好。在一個學習的情境中,你為自己思考的越多,對訊息的記憶就表現的更好。
正確的思考方式,是一切高效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