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來陸續加入多個寫作群,007er、《財富自由之路》寫作群、還有幣乎日更群,一個比一個有挑戰,挑戰最大的是日更,排版還沒搞清楚,又要保證質量不忽悠,還是有點難度。索性復盤下最近的一些感悟,希望對你有價值。
Q1: 加入幣乎日更寫作戰斗群第6日,看著群內小伙伴每日定時更新,文章還挺有料,而你常常在工作間隙東拼西湊出一篇,你焦慮嗎?怎么處理呢?
A1:有啊,群內的東方泓5:39,老薛8:21,區塊鏈花木蘭12:00,還有其他伙伴的更新,一般都在8點左右更新。
另外,群主苗三原同學寫文章很有深度,實操還特厲害。決策背后的思考,都有數據分析,相比更深刻,更睿智。這時候相比之下差距就出來了,就有壓力了,壓力疏解不了就焦慮了。
不過最近慢慢恢復了健身的活動,壓力會有地方釋放,再加之作息在調整,相信下一階段會好起來。
Q2: 那這階段,你一下子加入這么多社群,有哪些人讓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A2:太多了。首先是007寫作群,真是一個大家庭,開班的時候儀式感很足,77個人的自我介紹視頻版,還有邀請嘉賓來賦能,有點找回上大學的感覺。115班班長夜小問(簡書:牽馬的女生),印象比較深,因為是班長嘛,大家都會記住的,很熱心,群內發各種普及貼。
另外在石墨上我們115班有每個人的自我介紹,對楊秀華(公眾號:九畹拾真一)同學印象也很深,她寫的文字能直抵內心深處,當初群內看她的第一篇文章,就覺得文化造詣很深,后來從她文章里頭才得知她的履歷不要太豐富,博古通今,寫出來的東西很有穿透力。
其次是《財富自由之路》閱讀群,群主王妮戰友也是三九同行者,能發起一個閱讀群,事實上是要費不少精力的,期待我們能走的很遠。自由之路這本書能集結這么多人過來一起研讀,還只字不差的閱讀,說明大家,很有眼光。
最后是日更群的小伙伴。日更,其實挺難的,這得倒逼著自個每日得有大量輸入,并提煉、思考成篇。
在個人看來,這就是“死磕自己”。
像羅振宇先生,他早期的羅輯思維,每天固定時間,固定60秒,一分不多,天天如此,內容還不忽悠。
他一直踐行著“有種、有趣、有料”,效仿者無數。
這種死磕也體現出他的高度自律,而高度自律帶來了高速成長。
日更群的老薛,以前在群里面每日定時推送國內外新聞,現在是幣乎日更者。
變的是陣地,不變的是:“死磕”自己,“價值”大家。
Q3:你知道你的這些伙伴是如何定點更新,又保證內容不忽悠呢?
A3:這個真沒問過,只在007群里有戰友分享過。大概是提早準備,提前收集素材,利用好各種工具,這樣才能保證“煮飯時有米下鍋”。內容呢?從大家聊天中也知道個大概,像苗三原同學在線下就各種培訓,大課小課的,前幾日群里推送了他的“經濟學講義”,怪不得寫文章那么有邏輯,調理清晰,都是做了大量功課的。
Q4:內容創作領域那么廣,你要寫什么?是自己擅長的?還是當下熱門什么你就寫什么?再深層次一點,寫作于你有什么意義?
A4:寫什么還真沒研究過,最開始加入的財富自由寫作群,以“得到”APP上的“財富自由之路”為教材,大家每周寫一篇感想。一年為期限,寫完52篇就算階段性畢業。
我個人是從事制造型企業的技術這塊,平常比較少寫作,偶爾就是寫寫工作備忘,發發朋友圈,還真沒有什么擅長的。當下熱門的,應該是區塊鏈行業吧,而區塊鏈當下最火的就是EOS,這個感覺IT行業的人會比我們有優勢,自身也不懂編程,估計要寫也會避開技術這塊。
寫作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個記錄,復盤的過程。因為在幣市里面虧了錢,虧得不敢再動了,想想那就寫作吧,如果在幣乎上寫作,還可以賺點KEY。但是賺KEY不是目的,只是一個輔助的刺激作用。通過寫作,可以認識一群人,而一群人可以走得比較遠。會發現,自個并不孤獨,大家以文會友,通過互聯網,可以鏈接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這也是一個收獲吧!
Q5:現在各個內容平臺,其實“頭部效應”還是蠻明顯的,通俗點講就是,頭部那些20%的作者坐擁了80%的流量,而其他80%的作者只有20%的流量。作為新人,你有想過放棄不?你有什么相應的計劃嗎?
A5:這個話題很沉重,本來是要賺KEY的,兜半天發現“此路不通”。
28法則是改變不了,但是自己可以嘗試往“頭部”移動,爭取做到TOP 20%,TOP10%,甚至TOP 1%。
雖然知道即便寫了,也不能保證馬上成功,可能要一二十年后才會,但起碼有機會;
但是不寫,就等于投降了,就又回到了走一步算一步的田地,被禁錮在“永恒的當下”。
而剛才也講了,寫作于本人而言,它是一個復盤自己、審視自己的過程。通過寫作,看見自己的成長軌跡,賺KEY那只是附加的,有很好,沒有也不要緊。
后續不但要寫,而且更要負責任的寫,如果糊弄自己,自個大腦是知道的,那肯定不行。如果發現時間不夠,那就每次好好打磨一個概念也行,笨人就用笨方法。走太快,自個的身體也追不上,是吧?
Q6:謝謝“麻麻他打我”接受我們的采訪,最后你有什么給新同學講的嗎?
引用《財富自由之路》最后一章的一句話作總結吧:“自己的行動,以及自己在行動中的思考,才是進步的核心”。共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