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花
一直討厭一種樹:練樹,它有一種濃郁而特殊的氣味,臭臭的,苦苦的。春末開花,夏天結實,果實青青圓圓的,比花生米略大一點,我們叫它練練豆,放到嘴巴里嘗嘗,又苦又臭,惡心地想哭,大人說它有毒。成熟后呈淡黃色。小時候淘氣,常用它鬧新娘,裝滿滿的一口袋,圓圓鼓鼓的,笑鬧間掏出一把撒在新娘的紅蓋頭上,有種惡作劇的快感。夏天散步的時候常常折了它的枝驅趕蚊子,拿在手里刷刷左右亂甩,帶起的風拂在在身上涼涼的,舒服又好玩。
昨天看《山海經》之中山經:歷兒山有一種樹曰楝樹,即苦楝,忙上網百度:苦楝樹,又名苦苓,金鈴子。看它的圖片,赫然就是我認識的“練樹”!這個從古老悠久的《山海經》走出,歷經千年的風雨站在了我的面前的苦楝,這個從藥香彌漫的《本草綱目》中走出的苦楝,這個從詩情氤氳的唐詩宋詞中走出的苦楝,竟然就是我小時候一無好感的“練樹”!
再看它時,就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長卵形的葉子碧綠溫潤,秀氣靈動,淡紫色的小花點點簇簇,如夢似幻,怎么看都覺得是一闕清新明麗的詞,一瞬間,籠罩在心頭的是幽幽的詩意。
能讓我們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的詩意和美好,我想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