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有顛覆性的產品,要么有顛覆性的理念,否則就等著自我顛覆吧!——致現在還是巨頭的手機廠商們!
文│本刊記者 張興軍
諾基亞終于還是沒能挺過它的戰略轉折期,埃洛普也被稱為手機界潛伏最深的“余則成”,從微軟到諾基亞,然后帶著諾基亞投奔老東家懷抱。至于微軟超過70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值不值的的問題,討論還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諾基亞再也不是那個風光無兩的手機巨頭,而只是一條以其命名的河流,靜靜地流淌在北歐芬蘭的大地上。
江山代有才人出,商業也是如此。虎視眈眈的中國對手,對于諾基亞、索尼這些名字,已經不再是仰視了。無論是從產品本身,還是對互聯網的理解上,也不再是跟隨者。
魅族新品的發布會只能以及格來打分。好的產品加上差的營銷顯然難以讓人點“贊”。再加上其靈魂人物終日在魅族論壇上與異見者死磕,都讓魅族的品牌有所減分。
從喬布斯到黃章,從雷軍到羅永浩,但凡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在性格上都會有所體現。他們都有過類似“自己的產品將是最好的”這樣的預期與論斷。一定程度上,這就是他們面對未來的姿態。
魅族高傲的資本是多年來在“煤油”中積累的死忠以及產品質量的穩步提升。這是一家獨特的公司,雖然在國際上還沒有漸入佳境,凸顯了它的更高追求。
小米賴以高傲的資本,是對手們也認同的“安卓系最好用的手機”之一和粘度較高的米聊以及用戶體驗度頗高的MIUI。如果再考慮到其難以媲美的“性價比”,至少在同樣價格的智能機市場,堪稱舍我其誰?雷軍在米3發布會上甚至已經喊出了“最快的手機”,下一步有可能就是最好了吧!
三星賴以自豪的,是“惟大不破”和全線通吃。世界銷量第一的智能機品牌,讓蘋果如坐針氈。雖然專利官司從開打就沒贏過,但卻獲得了比蘋果更多的消費眷顧。
不提MAC電腦,不提iTunes,不提大得可怕的現金流,還有在消費者眼中根深蒂固的品牌價值,蘋果顯然已經輸給了三星,至少在近兩年的手機市場上。包括喬布斯的硅谷合伙人沃茲尼亞克也數度表示,蘋果已經不是那個蘋果。
蘋果丟失了什么?是什么讓蘋果在貢獻乏善可陳產品的同時,還保持桀驁不遜的態度。我們能夠看到蘋果妥協的姿態。例如曾經并沒有充分重視中國市場,但在市場的倒逼之下,庫克已經放下了姿態,主動尋求與中國運營商接觸。而且破天荒地把北京作為發布會分會場之一,以及把中國作為第一批投放新品的市場。然而,在沒有到場一名重量級高管的情況下,北京的發布會只是播放了美國發布會的延遲視頻。即使有同聲傳譯,也儼然是一次意興闌珊的公開課。更讓業內人士憤慨的是,所謂的廉價版仍然存留在高價的梯隊里。
目前為止,營銷做得最好的是還沒有推出任何實體產品的錘子科技。錘子科技表現出的自信姿態,以及在營銷上舍我其誰的霸氣。畢竟,還沒有推出產品,就已經引起業界關注的并不多,羅永浩是其中之一。這個在公眾眼中更多是以英語老師出現的企業家,已經做好接替喬布斯的準備了。就算iPhone目前仍然是用戶體驗最好的手機之一,但如果就這樣停步不前,被超越是必然。
總而言之,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要么有顛覆性的產品,要么有顛覆性的理念,否則就等著自我顛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