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臺工作的時候,一次聊天中聽一個同事說,現在誰還看電視啊。我家電視機好久都沒人開了。一時間大家面面相覷,有些滑稽。
作為一個電視人,自己從來不看電視,這不是對自己行業的莫大諷刺嗎?為什么從來不看,不值得看還是沒時間?然后是大家對電視節目的一通吐槽。抗日神劇,狗血劇情,綜藝節目一個火了其他電視臺都跟著學,尤其是某相親節目。新聞從來不說負面消息,一味形勢大好,處處和諧。廣告一個比一個長。選秀,唱歌,搞幾個評委坐鎮,參賽者一輪一輪比賽,最后搞個名次。要么弄幾個當紅明星,在臺上搞笑一下,底下觀眾跟著樂呵樂呵。
好像整天放的都是這些,沒有什么新意。看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該看啥。拿著遙控器換來換去,最后決定還是去抽煙喝酒打麻將吧。
這是電視的悲哀,也是電視人的悲哀。智能手機的出現和網絡的發展,人人都是媒體人。新媒體越來越凸顯出自己的優勢,傳統媒體的壟斷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人們對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已經不再迷信。隨著娛樂休閑方式的多樣化發展,生活節奏變快,人們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來看電視。決定要不要看你的節目,只需要三秒鐘。沒辦法,飛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很忙。
人的眼睛像掃描儀一樣,盯著周圍發生的一切,誰也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不相干的事情上。
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偶然間看到《見字如面》,《朗讀者》,看了一兩期,感覺很不錯。除了能學到一些知識外,還能夠感受到明星演員們演繹名家作品,更可以放松身心。不管是作品本身還是演繹效果,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可謂給空虛浮躁的電視增添了一股清風。可見人們已不再滿足于表面的娛樂,更向往心靈的共鳴。觀眾可不是你隨便能糊弄得了的,得有真功夫才行。
還有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從開播到現在,一直都很火。緊扣時代的主題,精彩的劇情和演技,真實深刻的表達,很快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
我們看電視,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放松,或學習,或娛樂。如果不把自己的節目做好,把陣地建設好,觀眾只會越來越少。
但愿,電視節目越做越好,把握時代的脈搏,把失去的都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