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來而不往非禮也,原諒我的現實
很久沒見的朋友,突然發來微信說什么時候一起吃個飯。從忙碌中回神,翻動著我們的聊天記錄,原來她之前已經找過我了,那時候就說了來到了我所在的這座城市,有空可以約出來玩。
我當然覺得再好不過了,又多了一個朋友在陌生的城市,就好像是又多了一份依靠一樣,要知道,在一座不屬于自己的城市里,那份安全感有多重要。它可以直接絕對你是否可以安心并自信的在這座城市打拼下去,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額,話題扯遠了。現在回歸正題。
昨天她又發來微信問我今天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飯?我的第一反應是不想,第二反應是不能。不想是因為過去總是把我當“錢包”的印象過于深刻,導致我現在只要一想起,就會想起那個尷尬的午后……
幾年前,自己還是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大學生,假期除了睡覺就是玩耍。后來,好友A實在看不下去了,趁國慶節把我拉到她所在的城市去,迫于她對我如此熱切的呼喚,我怎能辜負她一片赤果果的思念之心呢?
于是,上網訂票,打包行李,出門坐車,一切不過幾個小時的事情,等回過神來,腳下已經是另外一片土地。在這里,有我的好友在等待著我,一起浪一起放蕩著我們略帶焦躁的青春。
在那座城市晃蕩了兩三天,才記起還有一個好友也在這里。于是三人成行,雖然兩個好友彼此不認識,但因為我的能說會道,也因為兩個朋友都不是內向之人,整體來說,氣氛還是蠻好的。在她們互相嫌棄我的過程中,體味到一種被朋友如此在乎的小幸福。
后來,一起看了電影,一起吃了臺灣牛肉面。事情的梗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電影是朋友A之前就答應要請我看的,所以我們很早就在網上訂了票,另外一個朋友的加入有點突然,她的票只能現場買,在售票處買票的時候,我的好朋友卻絲毫沒有要掏錢包的準備,一副跟我聊天要聊到天荒地老的樣子,而我其實身上是沒有放錢的,只帶了一張銀行卡,還是放在朋友A的錢包里面。
朋友A看我朋友沒有要付錢的樣子,也只能掏出她的錢包,幫我朋友付了錢,而且因為朋友的學生證沒辦下來,朋友付的是全額,正好是我們兩個看電影的票錢。快一百的人名幣,我實在過意不去,心里暗暗下決定,這次會散之后,把錢轉給我同學。
其實朋友之間互相花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果單純只是一方在付出,那么,這段友情很難走得更遠。誰都想享受朋友的關愛,但是如果不付出,人總有覺得疲憊的時候,很多時候,那種疲憊感,恰恰就是出現在雙方付出失去平衡的時候。
看完電影,就自然而然一起去吃了飯,點餐的時候,服務員就站在桌子旁邊等待我們付錢,朋友A,特地很明顯的只付了我和她自己的那份,而我另外一個朋友呢,低頭玩著手機,我叫她買單,她卻一副沒有聽到的樣子,服務員還站在那邊,我和朋友A都覺得十分尷尬。后來,還是朋友A拿出了錢付完才了事。
付完錢之后,這邊一片尷尬,這一片,其實只有我一個人在尷尬而已。我明顯感覺到坐在對面的好友A嫌棄的眼神,而坐在我身邊的人,卻指著手機上面的玩笑話說于我聽,我實在笑不出來……
最諷刺的是什么?是在吃完飯之后,朋友拉著我的手說,下次請我吃哈根達斯。我沒有回答,只是笑了笑,下次,沒有下次!哈根達斯就是眼前,如果有心要請,現在難道不是最佳時機嗎?
這件事情發生之后,我覺得整個人都是崩潰的,一個勁的跟好友A說對不起,并半拉半拖去了銀行取錢還給她。朋友A說我不要這么客氣,就當是回報一下人家對我的好。我聽完心里默默的跪了既感動又心塞。感動于朋友A總是待我如親姐妹,事事為我考量;心塞于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有友情在這一刻讓我看到了它的裂縫,從此一發不可收得一裂到底,毫無回頭之路。
說實話,回報也是我自己來,怎么能輪到今天第一次碰面的她呢?其實在這次之前,我已跟這個朋友見面了,逛街吃飯,當然了,飯錢還是我買單,飲料錢還是我付。那個時候的自己,花著家里的錢,不知道生活的艱辛,就想著都是朋友,誰花不是花呢?可是,她花我朋友A的錢,那我就不爽了,憑什么呢?又不認識又沒有感情,覺得丟臉的同時也倍感崩潰。
后來,我和這個朋友很少聯系,偶爾的聊天也不再如從前那般親密,大學的悠悠時光,讓我慢慢學會把一份可能不值得我堅持的友情慢慢看淡,直到后面在不知不覺中放下。
三年過去,我們各自過著各自的生活,各自有各自的精彩。好久不見,偶然想念,我想這是我們維持我們友情的最好方式。
直到上周,突然收到她的微信。但其實呢,這段時間里,我的工作生活看似閑散,其實有很多的不盡人意。老板說加班就加班,通知的時間往往是臨時起意的,從最初的措手不及到現在的麻木無意。因為自己還沒有想過現在就放棄,所以只能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她約我的時候,公司正在辦活動,我無法掌控自己的下班時間,就在昨天,我還特地跟她解釋說:“因為公司在辦活動,我不確定我的下班時間,你可以跟你其他朋友先約,我們下次再約。”
然后今天,終于可以按時下班了,可是原因是因為臺風天。我們在外面辦活動的時候,突然風大雨大,我們堅持到實在不能堅持,才提前結束活動,回公司。而我,因為不小心站在兩個帳篷的中間,整個后背雨打下來,濕透后粘稠的難受,冰冷襲來,在風中,徹骨錐心。
全身幾乎濕透的我,只想回去洗個熱水澡,然后躺在床上看我的《月亮與六便士》。于是我發微信說了實情……其實那時候的我,沒有那么多兜兜轉轉的想法,只是覺得,朋友這么多年了,又何必偽裝著一副面孔,說著違背內心的話呢?朋友如果都不能讓你覺得處的放松舒適,那么,朋友兩個字的意義又在哪里呢?所以我很自然說了內心的想法:不去。
沒有人喜歡被拒絕,我理解,也已料到。只是沒想到的是,在我說出不去并寫明原因之后,對方直接把我拉黑名單了。我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開森的事情了,那我還是去一趟吧。打電話手機關機,發QQ人家只是很冷漠地回了句很忙。
本來一整天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就很不好的我,在這一刻,更不爽了。打了電話給附近一個朋友,約出來一起吃飯,當朋友聽到我淋了雨,第一反應是馬上叫我回來先洗澡,不然等下感冒了什么的。聽完她的話,心里再次五味雜陳。一個我認識不久的朋友都能在我的言語中找到關注點并作出反饋,而另一個,那個我認識了十幾年,我原本以為會走一輩子的人,卻把我拉黑了。這樣的對比之下,我瞬間連述說的欲望都沒有了。
就這樣吧,如果緣分直到這里,那我也認了……
? ? ? ? ?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其實,很多時候,朋友約我,我都不敢給出百分百保證說有時間。每次都是實話實話,朋友們也都能理解我,然后便是跟我一起各種吐槽,吐槽完之后收拾心情,又各自忙碌,心中期待著下一次見面。
比如一個自高中畢業就沒有見面的閨密,從七月份的時候便約著一起聚一起,四年不見,不短不長的時光,卻也改變了我們很多,期待見面的心情與日俱增。她的休息時間是調的,每每調的時候都要問一下我什么時候有空?可是,從七月份到現在,我們還是沒能見一面。不能見面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為我,所以我甚感抱歉,每次聊天我都不斷的道歉。每每這時候她都會很生氣的罵我:“你神經啊,又不是你的錯,再道歉,我生氣了,真的生氣了哦!”
晚上她再次打電話過來確認我明天是否有空,我的沉默讓她瞬間知道了答案,一句沒事,姐姐后天晚上還有約就結束了不能見面的話題,然后轉到其他的,天南地北的聊天。在聊了一個多小時之后,她突然感嘆道:“上次買得一套衣服,想穿過去給你看,現在覺得不行了,因為它是夏天的。”
我也很自然的接下去:“我做了新發型,照片沒有拍出我的傾國傾城,還想等你來了,給你欣賞一下呢。”
……
短暫的沉默過后,是彼此互相鼓勵的時間。因為同處社會,所以會懂得去理解對方的難處,也因為彼此互相體諒,才讓我們的友情越走越遠……
這樣對比之下,前者或許就是我們口中所謂的無用交際吧。它跟時間無關,經歷會見證它是否隨著成長或者在某個時刻永遠走向死亡……
? ?三、最好的結局就是彼此沉默遠離,滿懷祝福
說到無用交際,又想起發生在兩年前的一件事。
那年夏天,心血來潮和一個朋友去香港旅行。去的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背著背包,她拖著行李,一路手拉手唱著小曲兒前往目的地。
在經過海關的時候,我在她前面,她靠著我的肩膀 看著前面不斷往前的隊伍說道:“等下我先過檢查,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啊,我點了點頭,眼睛繼續看排成行的隊伍。在輪到我的時候,我轉頭去看她,用眼神示意:上。前面的工作人員已經在等待了,后面排隊的人,也伸著脖子往前面看,這個時候,好友卻很大力地推了我一下,說道:“到你了,你干嘛還不去?”被推到前面的我,有些莫名其妙,卻還是保持沉默地辦完了所有手續。旅途的目的就是為了開心,我不想因為任何意外影響我的好心情。
在電梯口,等著晚一步的好友,她過來的第一句話就說:“你是不是生氣了?”我頭也不會的先她一步去搭電梯,還是搖搖頭。如果你知道我會生氣,那為什么還要做這樣的惡作劇呢?如果我生氣,對于旅途的你,又有什么幫助呢?如果我因為這件事情生氣,那你就是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我嗎?
但,其實我真的沒有生氣,一路的海風吹得我只想閉上眼感受,放空腦袋,不去想任何事情,不去搭理任何可能已經存在的煩惱。我只想認真地看經過我的每處風景,深深地記在腦海里,讓它永遠活在我的記憶里,成為歲月長河中一道可以一想起就能回憶起來的風景。
朋友卻一直說
“你怎么都不說話……”
“你肯定是生氣了……”
“我太了解你了,你一生氣就不喜歡說話……”
我只能中止我欣賞風景的心情,視線從風景轉移到她的身上:“你一路都在跟你男朋友語音,要怎么跟你說話?”
“好好好,我不跟他聊了,我跟你聊。”
……
你真的覺得很了解我嗎?我在內心第一次提出質疑。如果你真的了解我,那么,現在的我,只想安安靜靜的看著沿途風景,而不是一直聽你在耳邊說你和你男朋友的故事,關于你們的故事,我已經聽了N+1遍,請原諒我,在如畫的風景里,我真的沒有心情去聽關于你們的愛情羅曼史……
各種奔波勞累都沒有影響我們游玩的好心情。抵達酒店已下午三點,泡著泡面外加一個家里的雞蛋。好友軟趴趴的攤死在床上,直到泡面熟了才起。走至桌前,看到我吃著雞蛋,很有意見的說:“你怎么那么自私?只剝了自己雞蛋,都不能順便幫我一起剝嗎?我那么累……”
累?只是你一個人的疲憊嗎?難道我不是舟車勞頓過來的。
“我男朋友連水瓶都舍不得我們打開,每次都是打開好,讓我喝的,你怎么一點都不體貼我……”
抱歉,我是你朋友,不是你男朋友,要當大小姐,找你男朋友去。
后來,旅途發生了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
坐巴士,我聽著歌,她就說我很自私,都不跟她一人一個耳機……我想說,我們雖然是朋友,但是喜歡聽歌的風格不一樣好嗎?而且一邊聽歌一邊沒聽歌會讓耳朵不舒服,都有帶耳機,又何必那么作?
拍照留念的時候,嫌棄我各種不會拍,然后就變成了一個景點我只有一張照片,她有好多張,我的拍壞了,也沒有第二張選擇。在結束旅行之后,回家用電腦看著那些拍得惡心的照片,那一刻,我已經意識到,我們的友情將終結于此。
這一場旅程,不得不說是非常失敗的一次經歷。在結束這次旅程之后,我們再次顯示出多年的默契:一聲不吭拉黑對方的所有聯系方式。
一段十幾年的友情,就這樣無聲無息畫上句號。相對轟轟烈烈,我更喜歡以這種方式結束,彼此沒有撕破臉,留住最初的美好,也繼續以后各自不同的人生。
現在回憶起來,并沒有任何可以后悔的地方,十幾年的感情,說放棄就放棄,心中的不舍,只有每每不小心回憶起來時,伴隨而來的心痛,化作一句無言卻真摯的祝福:遠方的你,希望一切都好。
在彼此最美的年紀出現,并成為對方的一道不可替代的靚麗風景,這就是生命所賜予我們的恩澤。可惜一輩子太長,總會遇到分叉路口,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微笑說再見,留著在彼此心中的美好,這或許是最好的結局吧。
? ?四、我的友情,來來去去,終會有所沉底
上個月,同在一座城市打拼的大學同學,約了我好幾次,我都因為工作而不能前去赴約。同處工作環境,她很理解這種不得已的心情,所以對我的抱歉很是包容。但每個周末還是很豪氣的在那邊喊:“快把時間騰出來,姐姐請你吃大餐。”
“吃什么大餐啊?”
“先出來,吃什么不重要!!!”
然后便跟她通了電話,約定時間和地點,其實見面的時間很趕,只有一個下午。兩人去吃了大學同學口中的“大餐”,然后在一家奶茶店落了腳。
相顧無言中,笑意無聲蔓延,大學同學突然出聲:“親愛的,我真的覺得,友情的深淺跟時間無關……”
我沒有回話,卻重重點了點頭。
友情跟愛情有一樣的地方,它需要彼此付出,需要彼此相互理解。友情也跟親情有一樣的地方,它能讓我們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和舒適。
如果一份友情讓你覺得疲憊了,那么,再不舍也應該學會放棄。不是誰錯了,而是“天下散時終有時”,每個人都會走上各自選擇的那條道路,揮手告別許多人,也會再遇見許多人。沒有能夠一直陪伴我們的人,適時放手是最好的選擇。成為彼此生命中的美好記憶,想來,也是一件美事。
學會珍惜恰到好處的友情,也學會放棄讓你疲憊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