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青春隔壁的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


文:顧南安

操場邊高大的喬木,應季節之約,枝椏再一次掛滿了繁花。花蕾間散發的淡淡清香,招惹來大批的蜂蝶飛舞。陽光暗自躲在繁花的背后,羞紅著一張臉偷窺樹下的故事。而樹下少男少女四目相對的世界,卻只聽得見如鼓一般的心跳。

抑或是,你靜靜坐在座位,借一本書的掩飾,暗自觀察不遠處的他與周邊同學聊天,俊逸的眉宇不時上揚出一縷清風,清澈的微笑激蕩起層層漣漪。你的心忍不住怦然,卻只能把所有的心事裝在心里萌芽成一片嫩綠,再沒有沖破土層迎向陽光的勇氣。

這樣的場景,閃現在每個人的青春里。它們像一幀幀濃墨重彩的鏡頭,拼湊成一部別具青春質感的劇集,在每個人的腦海里安靜存放。偶爾遇到某個細節的鉤沉,便再也不受控制,自動播放起來,哪怕那些敏感又脆弱的記憶,你并不想觸碰。

然,青春就是這樣,有繁花似錦兜頭而來的洶涌,便有萬葉凋零伊人獨立的凄涼;有朝氣蓬勃你歡我笑的熱鬧,就有失魂落魄孑然一身的孤單;有心心念念唯他獨尊的執著,便有黯然失神相思成灰的慨嘆……只是有時,我們不愿承認罷了。

我們總想著,要把青春緊緊握在掌心,點綴成一幅絢爛的圖畫,要讓青春過得轟轟烈烈且與眾不同。于是,在無數個草葉帶著寒露的清晨,在艷陽高照肌膚像被火炭炙烤的午后,在點點星光像孩童美眼眨巴的夜晚,我們瘋狂地讀書做題、跑步、聊天、玩鬧……在所有能釋放激情、安放夢想的時光罅隙,都肆無忌憚,像沒心眼的孩童。

那些時光,因此被定格成一枚閃亮的書簽、一幀濃墨重彩的照片,成為記憶深處的珍藏。將它們懸掛在叫作青春的門楣上,來一陣風,便有風鈴一般的細語呢喃。

如詩。如夢。也如歌。

時間再過得深久些,起伏些,便又會慢慢覺得,風鈴的樂音再悅耳,也是短暫,那音調縱使再動聽,也暗含悲傷,萌動的心扉剛開啟不久,便要被如水的時光強制關闔。而除此之外的青春,仍一望無垠,在心野上像一株開滿花的樹,閃閃招搖。

那筆尖存留的書墨的清香,那熟悉的音樂的節拍,那悸動時光里某人指尖的微溫,輕而易舉就要失卻了嗎?它們也會如那掠過樹椏的春風,帶著花瓣淚,終不知所往?而那些尚未涉足的青春美地,我們還想再去看一看,哪怕,只是看它一眼。

歲月卻靜默,周邊也無言,空留一陣悵然若失的風,簌簌拂過咿呀作響的心門。

青春,到底是什么?

是一個人的孤單,幾個人的狂歡,還是老師、家長面對那分數少得可憐的試卷,緊緊繃著的嚴肅的臉?或者只是淡然無言的黑板,來不及說再見就揮別了的身影?

只是在如煙往事里并蒂開放的它們,也都在時光不知不覺的流逝里,悄然失聲成了舊年的黑白默片,回望,卻是記憶越來越模糊的影子,踽踽走向地平線的彼端。

或許,青春真的就是漸行漸遠的它們,還有那天藍水碧花紅心晴朗,褪了色的泛白的牛仔褲和充滿了光陰褶皺的白襯衫,抑或,青春只是少年臉上帶著梨渦的動人淺笑,偶爾難以自已,忍不住決堤泛濫的淚水……

總是在得到那么多歡笑、幸福、感動、甜蜜的同時,遺憾我們的青春少了太多想要的東西,青春卻如路旁的花樹,靜默無言,只顧一季一季絢爛成海,一年一年凋零成傷。

大概,我們從來都沒有被青春輕柔地擁進懷抱過,他只是一直都把我們當作,住在他隔壁家的孩子,只是一直在安靜地,注視著我們長大……



顧南安,寫字男青年。文字發表于《讀者》《青年文摘》《哲思》《課堂內外》《瘋狂閱讀》等雜志。

已出版長篇小說《青春若有張不老的面孔》、《我們終將會牽手旅行》,圖文故事集《誰會把你喜歡得這么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費城交響樂團樂師目前正在與管理層談判,希望再次獲得全美樂團中的最高薪酬,而管理層提出的卻是最小幅度的加薪。 ▼費城...
    經典947閱讀 205評論 0 0
  • 參加了個徒步活動。福田車公廟走到南山海岸城,中間路過深圳灣公園。預計全程12公里。 每個人發一個電腦包,還有衣服帽...
    靜靜安靜的爐閱讀 225評論 2 2
  • 早上起晚了,想著去買早餐,墨跡了會,坐公車上有點迷糊,突然有人喊倒了倒了,我很好奇怎么了,準備起身車開了,我只看到...
    情緒化小姑涼閱讀 19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