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項目需求,老板批準我參與這次去韓國的商務拜訪。同行4人,依慣例, 資歷最淺的我開始安排對接。整個行程的安排事項是按照辦理所需的時間長短和重要性依次落實的。
一、簽證
由于公司的合約代理機構不辦理韓國的簽證,我就放棄了走商務簽的途徑,改找旅行社走旅游簽。中間也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旅行社是A在大使館網上找的,后來A不同去韓國,我開始做溝通,最后是C到旅行社幫大家提交了所有紙質資料。ABC三個人在溝通的過程中都沒有和旅行社談費用的問題,當C到旅行社交資料才發現報價奇高。
1)如果負責一件事就要負責全過程,中間接手,要做好對接工作。
2)一件難度不大的事,盡量不做Co-lead。
二、行程規劃
1. 確定出行位置。
出行5天共計10家供應商,我先在網上查找了每家公司的地址,然后通過谷歌地圖的搜索結果依次和各公司的商務代表確認地址。核實后的谷歌地圖結果,打印出來備用。
2. 規劃出行路線
按照地理位置的劃分,我將臨近的幾家供應商依次兩兩分組,按照近-遠-近的原則,以首爾為中心,制定出了5條出行路線,分別是:首爾至仁川線,首爾至牙山線,牙山至蔚山線,蔚山至首爾線,首爾至華城線。
三、交通工具
1. 國際
從我最初查機票到最后實際購買,機票價格翻了整一倍,公司冗長且低效的出差審批制度又一次成功的為民航做了貢獻。
2. 韓國境內
1)從仁川機場到首爾江南區的酒店,我本來是查找到了直達酒店的機場大巴,但被同事教育了一番,不要還帶著學生時代的思維。隨即打電話讓酒店派車去機場接。
2)跨城市的交通,如何尋找最省時間的交通方式,我本是毫無頭緒。在google的時候,發現了韓國旅游局居然有熱線和skype,隨即就和韓國客服妹子資訊了相關問題。選擇了韓國高鐵KTX,我去,還真的就坐了釜山行的專列。高鐵票在letskorail上用信用卡就能購買,提前一天退票不收任何費用。
令我咂舌的體驗是,韓國居然沒有國內冗贅的安檢門口和驗票,非常流暢和順利的就乘車了。車廂內基本沒有大聲講話的人,不是看書看報就是休息,接聽電話大家都會比較自覺的到兩車廂的連接處。和國內打牌,吵架般的喧嘩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風景。
3)城市內的交通基本就是提前和供應商電話聯系,驅車接送。對于無法接送的,我們自己打車。
韓國分黑色車和其他顏色車。黑車是對一些老司機的表彰,服務質量好,一定年限內沒有出過事故,當然價格也更喜人。韓國的車,基本每臺車的車載屏幕都有導航系統,不像國內,大部分還要靠手機的導航系統。另外就是開車的師傅大部分都是退休的老大爺,說話都顫顫抖抖,但車開得真是不含糊。
四、酒店預訂
1. 如果公司有要求,酒店就要找公司的合約代理機構辦理
2. 如果貴司可員工自己預訂酒店那就太省事了
我司一切酒店預訂都要走公司簽合約的Amex辦理。該機構一如既往的拿錢不辦事,辦事必要錢。有過公司同事無數次血的教訓,我一直在催促Amex回復酒店預訂確認單,最后實在得不到回復,直接電話酒店和Amex溝通。期間又和酒店討論了一遍協議價格中的條款,圈定了Tax等問題,最終才得到了酒店的確認單。
同樣的:不要以為酒店預訂交給中間機構就能安枕無憂,尤其是和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的霸王機構。通常的情況是它幫你預訂,你花費的時間會更多。 諸如到了酒店才發現沒定到,定錯了的事真的是屢見不鮮。沒有競爭的服務就是耍流氓。
五、制定行程表
商務出行,最關鍵的就是時間控制。我一般會依據時間軸,按照上午下午,制定好每天的安排。包括,地點,出發時間,聯系人,聯系方式,出行內容,交通工具等做好電子版。出行前給每個人打印一份隨身攜帶,保證每個人都能依據安排行事,集體行動,不要錯過關鍵時間點。
商務出行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更不是只代表你個人。目睹過同事錯過火車,飛機,丟了發票,弄錯酒店,大早晨一群人等他一個。一個人的不專業導致的是一群人的時間延誤,就像多米諾骨牌,這又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其他安排和計劃。
從學生到職場,要有責任心。不再是出去旅游那種隨意感,時時刻刻你都代表著公司的形象,個人的專業度,做事的風格。
從學生到職場,要有主動性。能主動協調溝通完成的事情就不要等著老同事催著你做,等著你做,幫著你做。基礎的事情為大家做好了,老同事才會有盈余的時間提點你專業領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