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叫鳥山的日本職員,20歲時在一家設計公司上班,因遲到頻繁,薪水還不如公司打雜女工。
三年后辭職,開始創作漫畫。第一幅作品投稿給兩家人氣高的雜志,一家錯過了時間,另一家只登記了名字、沒能獲獎。
后來,他接著投,之后被拒。多次投稿后,被一位編輯注意到,達成合作意向,他的作品依舊被拒不下1000張。屢敗屢戰,鳥山不以為意,終獲編輯認可。
他就是《七龍珠》的創作者。1983年的繳稅紀錄是6億4745萬日元!在當時,《龍珠》的漫畫和動漫已授權輸出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最近又重看了一篇早期關于寧浩的采訪錄,很有感觸。
寧浩是我們國內導演。他迷戀國內電影,起初是為了賺錢。在大學時,寫了《香火》劇本,他給兩位老師看。其中韓姓老師覺得不錯,推薦給來校進修的地產商同學投資,同學答應投150萬。后來電影局發文:如拍電影,對投資人有追罰款問題,處罰本金的50倍以上。地產商同學放棄投資。寧浩自己買了臺DV,花2萬多把它當學生作品拍攝出來。后期忙別的事,后面的也沒剪輯出來。但這事被周圍人一傳播,一年內帶上最終成品竟參加了加諾電影節、東京電影節,最后獲得金基德獎。轉到香港電影節時,也拿了個大獎。
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拿個DV拍的學生作品這么個破玩意能拿獎。
第二部作品,也是150萬的預算,投資方入20萬后又撤資。所有的演員陣容都已定好,怎么辦?要不要給大家說說實際困難,相互理解后放棄呢?寧導演選擇了迎難而上,膠片貴?換成磁帶!編織計劃一個半月?縮減到二十天!最終,40多萬將片子拍攝成功。
他就是《瘋狂的石頭》的編劇、導演,06年創造了小電影逆襲傳奇。350多萬的成本,2350萬的票房。
之后才有了09年《瘋狂的賽車》,一千萬的成本,一個億的票房。
想想前兩次的困難,如果他選擇放棄,現在會是怎樣?
人的一生很難一帆風順。我們表面排斥雞湯,內心卻需要激勵。在我們不夠強大時,我們渴望有貴人相幫,但更多時候,貴人也在尋找更高級別的貴人,沒閑功夫搭理我們。我們委屈,卻不愿把自己定位為伸手黨。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能成為理直氣壯的索取理由嗎?從0到1的突破點,真的是“寒門再難出貴子”嗎?
最近對自媒體人很感興趣,常常通宵達旦閱讀他們全部的文章,也看了不少視頻。
有位前輩和他圈中的朋友們,很有意思。他們經常寫對方的故事,他們出了很多書、做過很多課程,學會了不少工具,發表不少文章。聽他們的培訓,有些新同學會鄙視老師的普通話,說什么大舌頭,寫字丑之類,但接觸一段時間,真的又會被老師的博學干貨和人格魅力深深折服。比如其中一位老師,自己已經營有60萬粉絲的大號,高等公職在身,每周多個城市地往返講學,他還監督自己又新開個個人號,天天日更,幽默地寫作當天的工作和生活事宜,身邊高質量朋友的工作情況等。
他們都是農民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城市,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從來不設限。
我們都是普通人,有著各種欲求,每天都在經歷困難。讓我們在每次的放棄和挑戰中,告訴自己:種下種子,一定要等到秋后果實!
謹以此文獻給通宵熬夜的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