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推薦,人生必讀的10本書
隨著自身角色增多,人際關系愈發復雜多變,心智謀略與人生態度都要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書籍伴我們走過青春年少的懵懂與沖動,帶我們跨進30的而立之年,撩過我們即將如花兒那般的40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順之年等等。。。書籍終將伴隨我們一生,成為我們一生的老師。
這里有10本經過俞敏洪推薦的人生必讀之書,趁還來得及的時候抓緊時間讀完,并將其幻化于自身。
一、《史記》作者:司馬遷
書籍簡介:《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為《史記》能夠會通古今撰成一書,開啟先例,樹立了榜樣,于是仿效這種體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繼而起了。通史家風,一直影響著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史記》作為中國第一部以描寫人物為中心的大規模作品,為后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基礎和多種可能性。對古代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散文,都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雙璧”。
二、《十一家注孫子》作者:孫武
書籍簡介:《孫子兵法》是兵學史上最重要的典籍,《十一家注孫子》是《孫子兵法》最為重要的傳本。該書匯集曹操、杜牧、李筌、王皙、梅堯臣、賈林、張預等十一家注釋,使《孫子兵法》一書的內容更為豐滿。各家注釋不僅解釋文字、疏通文意,而且加入了大量饒有趣味的歷史故事,這樣使對作戰謀略的闡釋不流于單純的說理,如此讀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兵家策略。
不只是軍事思想,更是哲學體現。步入而立之年,自身角色增多,人際關系愈發復雜多變,智謀與智慧會令你受益無窮。
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書籍簡介:《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蜀、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五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從來不缺英雄主義情節。
四、《唐詩三百首》
書籍簡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非常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也是更好地詮釋中國文人之心。
五、《圍城》,作者:錢鐘書
書籍簡介: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錢鐘書先生將自己的語言天才并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添加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
錢鐘書顯示給我們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是怎樣看人生,無論人生的旅途經歷什么都可以用幽默來對抗。
六、《圣經》
書籍簡介:強調神與人立約關系:人守約則得賜福,人背約則受懲罰。《圣經》是一部宗教主題思想非常鮮明的作品,具有猶太民族的文化個性。它通過一些典型人物傳記的描寫,強調了神與人立約的關系,提出人守約則得賜福,背約則受懲罰的觀念。這一主題思想為《圣經》解讀奠定了一個整體上的審美方向和認知導向,體現了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對選材典型性和藝術性的把握。受此主題影響,作者在具體塑造圣經人物時,調用想象、夸張、心理描寫等藝術手法,有考慮地選取事件,組織傳記情節,對事件因果的解釋也納入同一主題思想范圍內,造成對人物道德倫理層次的忽略,更多強調人物是否忠于耶和華。
七、《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書籍簡介:《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說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閱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作家是要通過布恩迪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孔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捉弄的正確途徑。他把讀者引入到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實交錯的生活之中,不僅讓你感受許多血淋淋的現實和荒誕不經的傳說,也讓你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驚的情感。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深刻得讓你覺得害怕。
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借《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八、《老人與海》作者:海明威
書籍簡介:《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于1952年出版。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斗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精神不死,咱們如老人那般,永遠在斗爭。
九、《西方哲學史》作者:羅素
書籍簡介:《西方哲學史》出版于1945年,全面考察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西方哲學思潮的發展歷程。羅素將哲學看作某種介乎神學和宗教之間的東西,基于對哲學的這種理解,他認為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受到來自科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影響,并據此把西方哲學發展史畫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三個時期,揭示了在哲學的發展過程中,科學與宗教、社會團結和個人自由是如何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并與哲學交互作用的。全書共分為三卷,上冊包括卷一《古代哲學》與卷二《天主教哲學》,下冊則收錄卷三《近代哲學》。并串起一連串對西方哲學社會產生影響力的著作。
十、《人的潛能和價值》作者:馬斯洛
書籍簡介:選錄了馬斯洛有關人心理學價值觀點的文章。自我實現者以自己的價值和感情指導生活,不依靠別人來求得安全和滿足,他們依靠的只是自己。自我實現者對隨意應和他人的觀點和行為十分反感,他們認為人必須具有自己的主見,認定的事情就應堅持去做。
更深刻的了解自己,了解人性。將成為社會和家庭的中流砥柱的你,更應該知道自己的價值以及超越自己的做法。
如果,你還處在青少年階段,如果你已年過而立,或是你已是不惑之年。。。。。。這些都沒關系,以書為伴,攫取精神財富,永不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