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發展到現在,可以說這是自1917年西班牙大流感以來人類面對的最大傳染病危機。
疫情席卷全球,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人們才深刻地體會到一種無力感,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無力感。
這場疫情過后,又會怎樣改變世界改變我們自身?
我們現在還不可知,但知史鑒今,歷史總會告訴我們很多。今天曾允吖給大家帶來一本疫情對歷史有何影響的書——《上帝的跳蚤》
沒時間看書?看我就夠了!
上帝的跳蚤跳到個體身上幾乎是滅頂之災
書名:《上帝的跳蚤》
作者:王哲
《上帝的跳蚤》分為四章,分別圍繞鼠疫桿菌、天花病毒、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這四種烈性微生物對歷史產生的巨大影響,從幾個不同的側面闡述微生物這個肉眼看不見的翻云覆雨手是如何改變、推動過去、今天和未來的人類歷史的。
人類史上最讓人聞風喪膽的病毒惡魔
第一章:最古老的瘟疫
鼠疫,又名黑死病。始于14世紀30年代起源于中亞,后一路傳播到歐洲,成了歷史上最令人聞風喪膽幾乎把歐洲一鍋端的病毒大佬。
鼠疫患者在感染最開始會出現寒戰、頭痛等癥狀,繼而發熱、譫妄、昏迷,皮膚廣泛出血,身長惡瘡,呼吸衰竭;快則兩三天,多則四五天,就紛紛死亡。鼠疫患者死后皮膚呈黑紫色,被人們稱為“黑死病”。
有一位編年史家是這樣評價當年的黑死病:“活下來的人甚至都不夠去埋死者。”
身在疫情中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會收到來自死神邀請函,許多人在街上走著走著就倒下了。
中世紀的醫學水平不足以治愈瘟疫,防止瘟疫的唯一辦法只有強制隔離等待死亡。這也是后來醫學家提出群體免疫的依據,甚至在不久前英國政府也同樣提出了群體免疫的抗疫方案,直接導致現在英國疫情感染人數高居在全球疫情國家榜單的第七位。
黑死病過后,歐洲勞動力大大削減,幸存者的工資提升,但由于政府制定了壓迫性的法律,在1381年英國民眾發起了農民起義。
這個病毒不僅禍害了歐洲還禍害了中國,直接決定了明清兩朝的歷史性走向。
我國最近一次鼠疫爆發是在晚清時期,當時我國在外憂內患的情況下在東北爆發了鼠疫,幾乎是一夕之間尸橫遍野。
這一場疫情持續了六個月,東北全境死亡6萬多人。
中國向來講究入土為安,焚燒尸體是絕對的大不敬。但當時抗疫負責人伍連德發現即使人死了,尸體上的病毒還是能存活幾個月,若不將尸體焚燒,所有抗疫努力將化為烏有。但伍連德還是不敢挑戰中國人的風俗觀念,于是伍連德上書朝廷請皇上下旨焚燒。
這是中國第一次不因犯罪大規模焚燒尸體,也為我國日后推行火葬奠定了基礎。
奪不了你命也要奪你容顏
第二章:斑點惡魔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癥,染病后死亡率高。
每十名病人就有六名名死亡,幸存者幾乎都會“毀容”在臉上留下丑陋的痘痕。
曾經不可一世的古羅馬帝國就是因為天花的肆虐間接導致亡國。
歐洲人來到新大陸把天花也帶到了新大陸,天花就成了歐洲人屠殺印第安人的幫兇。
清朝也有數位皇帝感染天花,豫親王多鐸、順治帝均死于天花,古代醫學水平低下,清皇室由于恐懼天花就通過狩獵避暑來躲避京城中肆虐的病毒。
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下令全國普及人痘接種法,人痘接種法的全面普及極大地降低天花的死亡率,間接導致了清王朝人口激增。
鼠疫的死亡率是很高,但是鼠疫的發生率卻不高。然而天花卻不斷地出現在人們當中,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史。
十八世紀,歐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數高達1.5億人。但慶幸的是,英國的愛德華.詹納發明了牛痘疫苗,天花也終于被人類戰勝了。
美國甩的一手好鍋的流感
第三章:西班牙女郎
1918年,西班牙流感,這同樣是一場席卷全球的大瘟疫。西班牙流感首次爆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美國的新兵營中,這一場瘟疫隨著戰爭擴散到了全球,感染了五億多人,死亡一億人以上,比當年的黑死病死亡率有過而無不及。
那一年美國人均壽命39歲,西班牙死亡人數比持續了52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要多,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各國沒有多余的兵力作戰。
美國一位軍醫格力斯特是這樣描述感染患者的:“他們最開始像是普通的感冒,但是當他們被轉入醫院后就會迅速惡化成惡性肺炎,在入院兩小時后,他們的顴骨會出現紅褐色的斑點,幾個小時后病人呼吸不上來,滿臉青紫,分不清他們是白人還是黑人。”
當時的科學家認為,貧窮低級的底層民眾更容易感染病毒。這一言論影響了在印度殖民的英國軍隊,他們堅信印度人感染嚴重就是因為他們不講衛生。
在流感和英國軍隊的歧視下,印度人民對英國軍隊的怨恨達到了頂峰,他們涌起了大批抗議團隊,要求殖民政府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流感措施。
在民眾群情激奮下,英國政府不得不“妥協”,他們頒布了《羅拉特法案》:印度國內禁止任何團體活動禁止任何集會和游行。果然還是誰拳頭大誰說話。
西班牙流感將世界攪得一團糟就翩然離去,直到它消失人類連西班牙流感的毒株都沒摸著。
人性與死神的雙重考驗
第四章:世紀末的救贖
上世紀八十年代艾滋病橫空出世,成功占領了現代人五大絕癥的榜首,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艾滋病從非洲傳出,當時非洲人非常羨慕黑猩猩健壯的身體,他們這跟黑猩猩的血液有關,所以開始大肆捕殺黑猩猩并用他們的血液做祭祀,通過血液傳播,艾滋病就此傳染開來。
在非洲,有許多國家因為艾滋病而亡國。在我國情況也同樣不樂觀,近年來由于網絡的發達,國內年輕人越來越崇尚歐美國家的性開放觀念,通過性傳播中國感染者越來越低齡化。截止到2016年九月最新數據,中國現存活艾滋病感染者有65.4萬例。
艾滋病的傳染性不像前面幾種病毒這么強,但它可以在人體潛伏數十年,許多感染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不僅檢驗者我們的醫療水平還檢驗著人性,眾所周知艾滋病通過血液、母體和性傳播,有許多人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望和得病后對社會的報復欲,用種種手段傳播艾滋病。在目前我們的科學水平無法戰勝艾滋病,艾滋病將跟我們共存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
王哲的這一本《上帝的跳蚤》是鐘南山院士力薦的一本書,這本書洞察在防疫中的政府專家、媒體機制,充滿思想性和科學性,講述了有關鼠疫、天花、流感、薩斯、艾滋病等等瘟疫。
從中也可以窺探出疫情對人類的影響,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瘟疫沙士我們死亡了這么多人,但也有不少人抓住了機遇,這一次新冠,我們又能從中得到什么呢?是危險還是機遇?
同時看完這本書,我們可以反思很多,面對自然,我們必須認識到自身的卑微。
人類與疾病是什么時候開始共存的呢?
從細菌病毒方面來說,它們比我們存在的時間還要久遠得多,但在人類出現很久之后還談不上致病源,那什么時候時候開始出現這樣大規模的瘟疫的呢?
有學家考證,是隨著人類繁衍壯大,致命病毒才陸續出現的。
聯想到溫室效應等等一系列因為人類而引起的地球將滅亡論,阿允只想說,人類從來都不用拯救地球,地球存在千千萬萬億年,不管是極熱極冷時候還是山崩地裂火山爆發時候地球還是周而復始,絲毫不受影響地轉動著,人類需要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到目前為止,新冠疫情對你有什么影響呢?可以在評論里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