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復盤,需要具備合適的條件,尤其是參與者的心態。
公司在多年實踐中發現,復盤的常見誤區有五個,相應地,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有五個(聯想稱之為“五求”)。基于我個人的觀察和思考,我增加了兩條,總計為七項關鍵要素。
- 復盤的常見誤區
在復盤中,常見的誤區包括以下五項。
(1)為了證明自己對
如上所述,復盤的目的在于讓團隊從行動中學習,但許多人并不這么看,他們做復盤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自欺欺人,完全不是一個適宜的學習態度。因為如果只是想證明自己對,那么在復盤過程中,就只顧著找對自己有利的材料,刻意強化它們而忽視其他資料。這就像我們戴上了有色眼鏡,完全忘記了復盤的真正目的。
(2)流于形式,走過場
雖然復盤有固定的流程、步驟,公司甚至還整理了一個一頁紙的模板,但復盤是為了學習和改進,是每個團隊自己的事,就像學習是長自己的本事,是自己的事一樣,復盤也從來不是別人的事。因此,做復盤也要遵照一定的程序和規則,但絕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應付了事,走走過場。如果是這樣的話,純屬浪費大家的時間和感情。
事實上,如果領導不把復盤當真的話,就沒有人會真正在乎復盤。那樣的話,復盤也將淪為走過場。
(3)追究責任,開批斗會
和美軍AAR 一樣,很多領導在復盤時也容易“挑毛病”,追究責任,對犯錯誤的人進行批評。
如上所述,一旦批評,很容易破壞復盤所需的學習氛圍。
(4)推卸責任,歸罪于外
與挑錯、批評相對應,人們很容易推卸責任,找出各種借口和理由,為自己辯護,試圖證明自己是對的,至少沒有過錯。
如果這樣的話,將更加破壞學習的氛圍,甚至滋長團隊內部的不信任、矛盾與沖突。
(5)快速下結論
在復盤過程中,需要找出實際與目標產生差異的原因,找出經驗教訓,這需要審慎地分析,但許多人很容易快速地下結論。
例如,很可能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象或癥狀,沒有找到真正的問題;很可能只是發現了表面的原因,沒有抓住真正的深層次原因;
很可能只是總結出了一次偶然性的因果關系,卻誤以為發現了規律。
- 復盤的七項關鍵成功要素
按照公司的實踐經驗,要想有效地進行復盤,防范上述常見誤區,需要具備以下七個關鍵要素。
(1)開放心態
在我看來,學習是一扇只能由內向外開啟的心門。也就是說,要想能夠學習,必須有開放的心態,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不管是符合自己預期的,還是讓自己感到意外的信息。事實上,只有和自己不同的見解,才是學習的源泉。
因為復盤的本質是學習,所以有效的復盤也離不開開放的心態。
(2)坦誠表達
因為復盤通常是以團隊形式進行的,而且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而這建立在團隊成員相互信任、坦誠表達的基礎上。
在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企業利益第一”,而且禁止從工作中謀取個人私利,這是一則禁止觸碰的“天條”。
從這個基點出發,大家就具有了共同的目標,沒有利益沖突,因而可以暢所欲言。同時,公司倡導“有話直說,有話好好說”,這樣可以做到更好的團隊氛圍。但是,在許多企業中,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
(3)實事求是
毋庸置疑,實事求是是從實踐中學習和改進的基礎。離開了這一點,根本談不上學習。就像美國陸軍,不僅在規則中申明需要忠實于事實,而且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一些儀器設備,力求還原“鐵的事實”。
同樣,公司在復盤時也要求實事求是,強調“對事不對人”和坦誠表達。這是做好復盤的基本條件。
(4)集思廣益
雖然復盤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我學習方法,但它更大的價值體現在激發團隊學習與組織智慧。因此,像柳傳志先生那樣,一把手以身作則,帶領團隊進行復盤,并使其成為組織成員的一種工作習慣。
同時,在復盤過程中,也要廣開言路,讓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發現與觀點貢獻出來,彼此分享,并形成集體的智慧。
(5)反思自我
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既要考慮客觀因素,也不能忽略主觀因素。尤其是對待失敗,一把手要帶頭從自我反思做起,多挖主觀原因,不要一味“歸罪于外”。按照聯想之星的說法:分析成功因素時,多列舉客觀因素,精選自身真正的優勢去推廣;分析失敗原因時,多從自身深挖原因,狠挑不足補短板,包括要謹慎檢視當初的目的,目標設定是否科學準確,實現目標的策略是否得當等。特別是對目的和目標的反思很重要,因為如果目的和目標明顯有誤的話,執行過程即使完美無瑕,也于事無補。
在此,我特別要指出的是,一把手尤其要注意并踐行這一點,因為我們經常說“上行下效”,領導者的行為在組織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正如柳傳志先生所說:復盤的關鍵地方是一把手敢于否定自己;一把手要實事求是,把事實很客觀地擺出來,不要怕承責,要敢于“脫了褲子割尾巴”,否則容易回避真正的問題,復盤就沒有意義。
(6)刨根問底
為了應對“流于形式”或“快速下結論”的誤區,無論在分析原因還是總結經驗教訓時,都要“刨根問底”,找到本質和規律。按照公司的總結:在復盤時,總結經驗(規律)要盡可能退得遠,尋求更廣泛的指導性,盡量不局限于就事論事;同時,總結經驗要謹慎,總結規律更要小心,避免“刻舟求劍”,把一時一地的認識當成規律。
案例 小王的一個復盤小故事
小王中學時喜歡打乒乓球,但老是贏不了一個人,后來碰上一次比賽,認真做了準備,仔細研究了那人的打法,定了一套戰術,果然打贏了,自己事后總結時認為是自己的新戰術起了作用,后來才知道當時那場比賽,那個人忘記帶球拍,用的是自己不順手的拍子。所以,小王建議大家在復盤時要慎提“規律”,不要輕易得出結論。
(7)重在行動
復盤的目的不是證明自己對,也不是找出一時一事的責任歸屬,而是從行動中學習到經驗教訓,并實現對后續行動的改善。
要實現這一目的,就要找出哪些是值得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做得好的,固然要堅持和發揚,但做得不到位或失敗的地方,才是需要警惕的。因此,對于失敗或錯誤,不應回避討論責任,相反,應認真討論,找出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但是,也注意不要開成“批斗會”,因為那樣也將無法達到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