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師,不僅文筆流暢,更是寥寥數筆就將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字里行間有著自然天成的吸引力,讀來令人欲罷不能。
讀老舍的《不成問題的問題》,丁主任甫一出場,一個身穿長衫,滿面油光,背手踱步的形象就躍然紙上,“要得”二字一出,不僅畫有了,聲也有了,仿佛親眼看見這么一個人,和他說了幾句話,雖然不屑于他的為人處事,卻也不得不承認那句伸手不打笑臉人,以致于對這位玩忽職守的丁主任的厭惡還沒有對秦妙齋的厭惡來得深。秦妙齋此人,可以說是足以拉出去批斗的典型了。自詡清高,恃“空才”傲物,還要極盡所能地詆毀抗戰義士,無擔當無友愛,老大不小了還要怪責老父親不給生活費,騙吃騙喝,白住白拿,被人當槍使依然毫無所覺,真真是又壞又蠢。
關于新來的尤主任的妻子,雖則虛榮、愚蠢,甚至于無才無德,卻無法說是個壞人。抗戰時期,女人們依然深受封建思想之害,又只有極少人能讀上書,知禮明德,所以雖然深恨這位尤夫人害慘了尤主任的所作所為,卻也無法不哀其不幸。
而尤主任,可以說是這方小亂世的一股清流了,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行端坐正,剛直不阿,卻無奈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這“四手”全然不顧戰斗的光明正大,將尤夫人拖入“好心辦壞事”的陷阱中。于是樹華農場又回到了過去粉飾太平的日子。
此文雖然背景是抗戰時期,放到現在也并無違和之感,相互欺騙、自我欺騙、趨利避害……可一直都是人類的拿手好戲啊。
想到寫這篇讀后感的時候,正逢微博上又爆出抄襲事件,起因在于某檔綜藝節目中的一首歌編曲類似某位韓國制作人的作品,署名卻不是這位制作人。關于被抄襲的那首歌,曾經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所以沒有辦法保持旁觀,搜了兩首歌的對比,開頭一段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了。當然,這種事件中免不了的是粉絲之間的戰爭,奈何節目組并未給出歌曲來源的明確答復,事情真相不甚明了。
當然,這只能算眾多抄襲事件中的一件。自某令發布以來,公共平臺上再難見韓星及韓綜身影,這仿佛成了某些所謂PD,所謂節目組的福音,從此只管抄襲,無需付費,版權什么的,說來騙騙不懂事的小姑娘就行了,我泱泱大國的綜藝PD,拿了你的東西給那么多人看,你除了感激不需要做什么。而且隔了那么長的距離,隔了一條邊界線,誰會千里迢迢來尋不快呢?
其實想想,這些人甚至比這秦妙齋還要可惡,秦妙齋雖然辱罵,雖然自詡藝術家,卻不曾拿他人作品來充自己門面,甚至于拿國家來做自己的擋箭牌。這些人段位高過丁主任,無恥賽過秦妙齋,聯合“明霞”之流,誓要將“尤主任”打壓到底,還要給“尤主任”們扣上不愛國,崇洋媚外的帽子,真真是可惡至極了。(“尤主任”等僅作指代之用,與文中實際性格等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