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宇:三旬尚遠濃煙散,一如年少遲夏歸

個人簡介:

陳鴻宇,1989年1月18日出生于內蒙古額爾古納市,中國內地獨立音樂人、民謠歌手。鴻鵠有志,宇落星辰,聽起來就像個有為好青年。這個來自額爾古納的內蒙古小伙,可卻沒有套馬漢子的威武外表——細框眼鏡下的那張面孔,斯文如水。明明讀的是新聞專業,卻只身來到北京做了獨立音樂人。他說,這是他喜歡的事。

初聽陳鴻宇,低沉的聲音,緊緊的抓住我的耳朵,每首歌都值得去細細品,也是因為陳鴻宇,我愛上了民謠。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歌中話事——《濃煙下的詩歌電臺》

第一張專輯就像一本書,在講一個長故事,陳叔用極具磁性的聲音唱著歌,年輕和滄桑感的碰撞,像煙霧氤氳,讓他有似乎讓人看不清的一面。可那歌曲里緩緩流淌的字句,極致韻味,真誠如詩,又勾勒出一個清澈灑脫的靈魂。

七首歌的歌詞前后呼應,環環相扣,用一首歌引出下一首的名字:你在《霓虹深處》里說,以為一啟程,《途中》便有目的;回首卻發現,“早春不過一棵樹”。《早春的樹》又說,半生的意義如此取舍,而《你只是經過》,盲目平淡喜歡,等到《來信》燒完,再消磨苦短,轉眼“三旬”,談笑過場。戀人已不在,只剩我收聽,《濃煙下》的詩歌電臺。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故事的其中三節吧——

《理想三旬》

多少人是因為這首 理想三旬 愛上的陳鴻宇的。依然記得,第一次無意中點到這首歌,聽到前奏,聽了幾句歌詞,我便被吸引了,立刻戴上耳機,放大音量,單曲循環,聽了一遍,又一遍。

歌詞直擊人心,就老去吧,孤獨別醒來,你渴望的離開,只是無處停擺。以及 青春又醉倒在,籍籍無名的懷,靠嬉笑來虛度,聚散得慷慨。給了當時每日忙于學習,卻渾然不知自己在做什么,學了什么的我重重的一擊。一句夢倒塌的地方,今已爬滿青苔,更是戳中淚點,引人深思。

圖片發自簡書App

《濃煙下》

整首歌就是一首詩朗誦,配上陳叔低沉的聲音,以及唐映楓略帶傷感的詞,倒也不會覺得乏味。反倒是有些許韻味。每一句都值得品味。

到高潮部分,和音加入,而詞也轉了個調,八句詞,句句見血,句句沉重。結尾部分一分多鐘,只有配曲,似乎是給聽者思考的時間。

圖片發自簡書App

《來信》

這首歌更像是一封回信,回給自己的信。一切都如常,歌詞中無不透露生活之落寞。一句 “你看,許多人在路上,仍不解為何而忙”更是讓人一驚,不禁詢問自己,生活就僅是如此?

圖片發自簡書App

話中有歌——《一如年少模樣》

這張專輯專輯延續上一張《濃煙下》的詞曲合作。內蒙草原的《額爾古納》,川蜀小城的《雨好》,瞬時南北客鄉,各自少年。依稀回憶起家鄉的《食味》,就像《蜜》,甜香味猶存,想要《還鄉去》,卻夢中驚醒,只存幻想,回歸現實,仍要上路,彈唱一曲《行歌》,保留初心,我們仍是《一如年少模樣》。

創作上,這是一張極“小”的專輯,沒有大格局,不見大情懷。有的只是聽雨靠窗的瑣碎,日頭虛晃的塵間事,素寫,不言詩,遠山霧燈里,我們故人歸程見。

《行歌》

這首歌曲在還沒出第二部專輯時已經發行過一次,后來被列入第二部專輯中,大體上沒有改變,詞上有些許改動,到高潮部分一些調也有所變化。但改動后的歌似乎很有意味了。

我個人很喜歡這首歌,整首歌曲就像一首公路歌曲,又像是老來感慨。這倒也是陳叔的風格,給人以“老成”之感。這首歌不想過多解析,因為句句經典,句句都值得細細斟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雨好》

這首詞與之前的歌詞有所不同,可以分為四段,就像對偶一樣,每一段的句子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呼應的。詞曲融為一體,給人清新自然的感覺,還有一種以后微風,涼意沁心,微微的,柔柔的,很美好很舒服。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如年少模樣》

這首歌中加入了曼陀鈴,再與唐陳的詞曲完美融合,讓整首歌處于一個更高的層次。

這首歌充滿了他過去所有痛苦的回憶。而這首歌卻是他高中時的作品。想要直面過去痛定思痛是個多么艱難的過程,而他卻做到了,所以《流傷》涅槃重生之后的《一如年少模樣》破繭而出。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陳叔迄今為止出的歌并不多,但少卻精。能每首都唱入人心,首首值得人們去聽去品味,應該也就只有陳鴻宇了。

很多人曾經說過,是如今的網絡自媒體成就了陳鴻宇。這點確實不可否認。但是大多數人似乎都沒有認真地聽他的歌,所以不會看到那個曾經四處奔波苦苦掙扎的少年。實際上更多的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

然而我們依然還在迷茫地得過且過或是掙扎在創業瓶頸之中想逃離,想放棄。其實我們還年輕,是時候為自己的將來考慮考慮了。不枉聽了他這么好的歌,不枉這快要被自己耗盡的青年時代。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