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美人魚》瞬間沒人約,被周圍人恥笑了一番。朋友都說我腦殘才會去看這部片,作為《大話西游》的死忠粉,我當然全力捍衛周星馳,不惜和朋友打嘴仗輸了一頓飯。
當然,輸了一頓飯也不會影響周星馳在我心中的印象,但也許這次我真的不應該那么固執地維護周星馳了。或許星爺闖蕩這么多年,伴隨著孤獨和背叛,瘋狂扎進工作麻痹自己,垂垂老矣的他或許早已江郎才盡。他不再是意氣風發的騷年,我們或許都忘了,星爺已經是個小老頭了,在中國這樣的年齡段的老頭應該是有女子養老,有家人噓寒問暖,在家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了,可是星爺沒有,他至今沒有結婚。
我一個人回到家靜下來后,細細思忖會發現《美人魚》全片笑點生硬老套,很多香港電影用爛的笑點星爺還在拼命地用,并且樂此不疲,恐怕就連繼承星爺衣缽的盧正雨也還堅持認為周星馳的這些段子甚是好用。但似乎現在年輕觀眾并不買賬了,比如影片中女主躲在桌子下拿魚刺刀刺殺鄧超三番五次都刺不中,這樣的笑點或許十年前還可以將觀眾逗樂,但現在觀眾們審美和電影知識都提高了不少,觀眾們開始審美疲勞甚至討厭這樣的橋段了。
《美人魚》全片唯一可圈可點的只有“愛情”和“環保”兩個詞,也是這兩個詞支撐起了整個影片。如果不是鄧超和女主的愛情還能令觀眾有情感上的絲絲動容,如果不是環境保護這樣的影片主題,那我想《美人魚》并沒有拍出來的必要,片商大佬們也沒有必要看在星爺的面子上瘋狂燒錢。但事與愿違,片商大佬們背靠星爺這棵搖錢樹,對星爺粉瘋狂吸血,撈錢撈得盆滿缽滿。韓寒說,這是個風來了豬都會飛的時代。但凡有點名氣的都能今天是作家、明天是導演、后天是音樂制作人,是否能真寫出書、拍出電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人氣可以轉換成人民幣,當然周星馳并不是這批人,可是周星馳在逐漸靠近這批人。
如果說《西游降魔篇》的周星馳還是周星馳的話,那么《美人魚》開始周星馳逐漸背離周星馳。事實上,拍《美人魚》這樣的片子是很有可能晚節不保的,對于周星馳來說,從一個演員到導演,再到電影制作人,一路走來走得很艱難。今時今日我們還能買貼著周星馳商標的產品,并不是這個產品有多好,而是我們都曾經吃過周星馳最好的產品,故我們以為只要是貼著周星馳標簽的產品都能吃出當年的味道,然而我們盲目吃下去的話很可能吃到的是糟粕,如果還不清醒的話,吃到砒霜也不會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