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系列三本書已經讀完一段時間,而且自己也按照書上的來體驗了,看似簡單的事情真的很難做到,今天和大家來解讀一下斷舍離的核心思想。
斷=對于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不買、不收;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沒用的東西;
離=遠離物質的誘惑,放棄對物品的執著,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斷舍離
不要想丟掉這件東西很可惜,或者因為還能用而覺得扔掉很浪費,這種觀念對于收納和感情都毫無益處,真正應該考慮的而是“這種東西是否適合你”。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很多人看完斷舍離之后,就風塵仆仆的把家里東西都拿出來,開始整理,沒有用的就扔掉,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就買一些收納盒收起來,有用的就開始整理歸納,把整個斷舍離理解成整理房子這么簡單的事情了,接下來我說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扔扔
如果大家以為斷舍離就是扔扔扔,往往會陷入扔扔扔-買買買的死循環,我之前一段時間把家里的衣服都整理出來,把不需要的郵寄回家,因為實在不能扔在垃圾桶,那實在太浪費了。沒想到過段時間發現自己沒有衣服穿了,去商場走了一圈消費不起,又讓我媽把東西郵寄回來了。如此事情發生過幾次,這種情況就是直接把注意力放在了物品身上,只是在想這個物品我不想要了,不想看到他了,而沒有去思考,這個物品自己需不需要呢。這就是一種勞民傷財的做法。
? 2? 、問題在于你還是太空虛
斷舍離里面其實最重要的是離,離是脫離物資的誘惑,放棄對物品的追求和執著。關于女生有句話叫,女生的衣柜里永遠缺少一柜子衣服,永遠缺少一柜子鞋子和包包。其實這個本質的原因就是因為太空虛,沒有充實的內在只能看外在來彌補,你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就是當你坐地鐵時發現前面坐著一個小姑娘拿著一本書看的很入迷的時候,你會被他深深吸引,而從不會注意他的穿著,你都會覺得她身上散發著光芒。有些人雖然濃妝艷抹,你也看著不舒服,當你明白這個道理或許真的就不會有那么大的癮了~ 我自己有個朋友,其實掙的錢不多,但是特別喜歡買衣服化妝品,而且還喜歡買貴的牌子的,她說只要這樣的衣服才能配上她的氣質,說實話她的氣質我還真沒看出來,總覺得她很空虛,她平時什么也不做就刷劇,總覺得要買好的衣服才能體現自己的光鮮,才能遇到欣賞她的人,是的結果是那人一直沒有出現。
我好像自己已經過了那個對物質依賴的階段,看到別人對買東西如此癡迷的時候,我會覺得衣服永遠也買不完,還不如買幾本書,腹有詩書氣自華嘛。
? 3? 、根本在于選擇的智慧
其實斷舍離的根本是選擇,如果選擇得當或許就不會面臨那么多的斷舍,人生也是一樣的無時無刻都面臨不同的選擇。我自己本人是一個嚴重的選擇恐懼癥患者,買東西很難抉擇,后來我才明白是對自己認識的不深刻,或者就是不認識自己。一個對自己很熟悉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喜歡。
人生就和電腦一樣,新的電腦是及其簡單的,需要我們安裝一些程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安裝了無數的程序,電腦越來越慢,以至于經常死機,開機很慢,這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卸載當下不用的程序,這個就是要分析你和物品和程序的關系,你需要不需要,在很近的一段時間需不需要。
4、最終歸宿是找到心中所愛
讓我想起我研究生的舍友,當然現在也是我的好朋友,她的東西很少,每次回家就是一個小背包,一年四季每個季節兩套衣服,鞋子也就一兩雙,桌面、櫥子、柜子都是及其簡單的,化妝品就是一套搭配的,沒有多余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她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買東西也是很果斷,看似是高消費其實是最節儉的,而她從來不會說自己沒衣服穿。因為所以的風格都是自己所愛。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所愛。現在社會上很多誘惑,互聯網時代讓所有人都網在了一個囚牢里面,每個人被各種關系搞得頭昏,總是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在這其中慢慢丟失了自己。這就是典型的不自知的表現,所以靜下心來,去關心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慢慢找尋自己是斷舍離教會我們的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