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瑕
編輯/席婕寒
作為一名懸疑劇迷,筆者偶然間刷到國產劇《獵罪圖鑒》的小片段,本來只是試著看一看,畢竟在筆者看來,優秀的國產懸疑劇實在是很稀少,沒想到這部懸疑網劇竟給了筆者一個小驚喜。
《獵罪圖鑒》在播出過半的情況下單平臺收視超1億次,口碑非常不錯,豆瓣評分是7.0。該劇講述了因一起塵封舊案而結怨的模擬畫像師沈翊(檀健次飾)和刑警隊長杜城(金世佳飾),在機緣巧合下被迫搭檔,兩人聯手偵破多起離奇疑案,共同追蹤謎底真相的故事。
與傳統的刑偵劇不同,這部劇主要以畫像師在刑偵破案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敘述,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一個又一個案件,這確實是國產刑偵劇的一大突破,也成功吸引了許多觀眾,然而如果沒有一個飽滿真實的畫像師形象,即便是一個新穎的角度也無法讓眾多觀眾對這部劇贊不絕口,其中這部劇對眾多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畫也非常好。
在這篇劇評中,筆者主要是對男主角沈翊的人物形象塑造進行分析。
一、前后期強烈的性格沖突映射人物復雜的內心
在故事里,沈翊原本是一名自視清高、非常孤傲的一名畫家,他留著長頭發,把頭發扎成一個小丸頭,眼神帶著毫不掩飾的桀驁不羈,他是年少成名的天才畫家,一幅畫作重金難求,大家都覺得他是天生的藝術家。可是當他因為三歲畫老的能力,一幅畫害死了一名優秀的警察,那時候起他就開始改變了。七年后的沈翊,溫柔沉穩,剪去了長發,穿著淺色系的襯衣外套,背著一個米白色的斜挎包,他成為了一名老師,更成為了一名畫像師。
他燒毀了自己所有的畫作,別人眼里重金難求的藝術品,而后卻一直在一個個寂靜的黑夜里畫著犯罪嫌疑人的肖像圖;以前的他在玻璃前畫逼真的小蜘蛛嚇人,現在的他會溫柔地陪著小女孩畫畫;從前是桀驁不羈的天才畫家,如今是能夠對著所有人都非常淡定溫柔相處的沈老師。
如果一直是后期這個人物形象貫穿全劇的話,可能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有了前期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造成強烈的性格沖突,更能引發觀眾的震撼,自己的畫作害死一個警察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時愧疚,甚至對他以后的人生選擇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那張平靜淡定的臉上,我們能看到他的內心,幾番痛苦掙扎過后如雁過無痕,以溫柔沉穩的形象重新面對世人。
二、劇中人物行為的設計沖突
他熱愛生命,卻也崇尚死亡。
沈翊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這一點在他面對犯罪分子時就可以體現出來,即便對面是一個渾身綁著炸藥的犯罪分子,他也非常冷靜,根據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動利用畫畫為自己、為救援爭取時間。他是一個喜歡養小動物的人,可以看出他非常熱愛生命,但是擁有藝術細胞的他,骨子里也是帶著瘋狂的基因,他也是一個會沖動的人。
但他得知害死恩師的詐騙犯只會被判三至十年,他便孤身來到詐騙犯家里,當詐騙犯拿著刀向他沖過來,他竟然如愿地閉上了眼睛,此時的他到底在想什么?很多人說他是為了讓詐騙犯能夠多判幾年,不惜以身犯險。
三、與其他人物的對比突出畫像師形象
這部劇的主題便是畫像師如何協助警方破案,除了畫像師本身的形象塑造,通過他人形象的對比也可以突出畫像師的形象。比如,在一次緝拿犯罪分子時,張局長要求大家配槍出警,這時候杜城提議沈翊不用配槍,從來沒有接觸過槍械之類的沈翊,他的武器是手中畫筆,與刑偵隊的其他警員還是有不同之處的,但是畫像師也是警察,配槍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從每一個人在案件調查過程的分工合作來看,畫像師一直是居于幕后,從這也可以看出畫像師的特殊之處。
沈翊的人物形象也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共鳴,人性總是復雜的,溫柔的人也有一顆瘋狂的心,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完美的人,沈翊人設之所以受到這么多觀眾的喜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矛盾沖突,讓他整個人物飽滿立體,讓觀眾能感受到他的經歷,他的成長與蛻變,他豐富的內心世界,而不是永遠一成不變。
作者簡介:
千瑕,90后寫作新手,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熱愛劇本小說創作
頭條號:風物奇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