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有人和我提到了 奇葩說 這個綜藝節目,好像很火很有意思的樣子,我就去看看,這一看不要緊,周末的晚上看到半夜3點!不要臉也不要命的時間啊!生活一點也不節制!鄙視自己1秒鐘。
第一季的海選沒看,直接看第三季的雙方導師選出的奇葩來打辯論賽。不管是特別有邏輯,有深度的,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的大咖言論,還是金句不斷,嬉笑怒罵,氣壯山河分分鐘剪輯成表情包的民間奇葩辯手,都讓你在哈哈大笑之余有很多的思考。我都會像個墻頭草似的,在正反方厲害的辯手發出言論之時,兩邊亂倒。誰讓我是大雙子呢,體內自帶28個辯手,不止有正反方
其中一期的辯題是“交朋友要不要門當戶對?"這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話題,普羅大眾第一反應肯定是否定的,這都什么年代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后,廢除封建思想,婚姻都自由了,你還在人工智能的年代提出交朋友門當戶對?典型的找事,典型的置正方辯手于不仁不義啊!
專門百度了一下“門當戶對”。是兩個名詞組成的,“門當”和“戶對”。“門當”指古時候大戶人家門口擺放的石墩或者石鼓,又俗稱“門墩“。“戶對”是指裝飾大門的構件,成對出現,一般大小與官品大小成正比。有“門當”的大宅就一定有“戶對”,是建筑上和諧美學原理。這樣普通的建筑理念的名詞,套用在世人的身上就是家世,背景,物質條件各方面的匹配。
? ? ? ? ? ? ? ? ? ? ? ? ? ? ? ? ? ? ? ? 友情
在交朋友這件事上都要尋求門當戶對,那人也未免太過勢利。但真的不需要么?伯牙子期惺惺相惜,地位雖然懸殊,卻因為音樂而成為彼此的知音,高山流水的情誼無可比擬。他們之間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共鳴,沒有這種共鳴,怕也不會成為朋友。
門當戶對在現代社會的意義早已不單單是家庭背景,物質上的,它更是我們彼此在精神上的,見識上的,看待問題的角度上的共鳴。我們的共同愛好,興趣,話題,總有一樣能產生共鳴的,如果沒有一樣,那又如何做朋友呢?
? ? ? ? ? ? ? ? ? ? ? ? ? ? ? ? ? ? ? ? 愛情
年初,我的好朋友燕子糾結在自己的婚姻中。
燕子是一個聰明獨立,高挑漂亮的女孩子,公務員家庭出生,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讓她在物質與精神上都不曾匱乏過。
燕子的先生是大山深處走出來的孩子,大學畢業辛苦多年算是在這個一線城市站住了腳,攢了半個百萬存款在老家蓋了小樓,這在老家是很有面子的事,村上所有的鄉親都奉他為最厲害的人物,每每回家,光耀門楣。條件好的他被理所應當的承擔著家里所有人口的開支,父母,大妹一家,供小妹上學。
在和燕子結婚后這種養大家的狀況并沒有改變,加上又要養小家庭了,各項開支與日俱增,對燕子的開銷開始日漸不滿。外出吃飯,喝喝咖啡這種戀愛期間常做的事讓他覺得太浪費,更不要說買買衣服和鞋子。燕子不理解為什么給妹妹家錢理所應當,自己家錢花花卻是浪費?而且自己也掙錢啊。算了,過日子總要精打細算嘛,安慰了自己后,全副武裝到頭發,走進廚房,學習洗手作羹湯。我看著她朋友圈每天更新菜品照片,看著她做菜的水平日益進步,滿滿的贊嘆和佩服。
日子節儉可以過,但平凡,充滿壓力的生活總要有點小色彩。燕子特意在一個周末訂了酒店,想和先生過個輕松浪漫的二人世界,讓辛苦了很久的先生放松一下緊張的神經。當她把這個驚喜告訴先生時,他非常生氣,覺得她太不會過日子了,總是想著花錢,還不如娶個村婦會過日子。此時,他們的婚姻生活也才開始一年多。
小矛盾不斷地迎來了新生命,日子也充滿欣喜。懷孕頭三個月,燕子反應強烈,孕吐嚴重,吃啥吐啥,又不得不吃。先生看著每天為吃飯發愁的燕子說:“你們城里的姑娘就是矯情,我們老家的挺著大肚子還下地干活呢。”燕子委屈的對我說:“我怎么就是矯情了呢……"
生活中不斷地碰撞讓她不斷的開始懷疑兩人的婚姻。婚姻的意義和責任無時無刻不和大家庭纏繞,對浪漫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都變成了浪費?難道自己還不如村婦么?
高山流水的情誼穿越了身份地位,讓彼此成為知音。思想觀念的門不當戶不對也讓夫妻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我們需要有同甘共苦的門當,也要有琴瑟和鳴的戶對,如若不然,婚姻的美好意義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