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曾以鉆木取火來說因緣法,他說:“諸法皆如是,譬如兩木相揩,火出還燒木,木盡火便滅。” 因緣正是如此,兩根木頭里何嘗有火呢?可是相碰以后就有了火,火是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火出來以后把木頭燒了,木頭燒完,火又熄滅了。 兩個人相會也是如此,兩個心里何嘗有情感呢?可是一相遇情感便產生了,情感從哪里來?往哪里去?情感之火點燃以后把兩個焚燒,燒完了情感,火就熄滅了。 這就是“因緣合乃成,因緣離散即滅”的實相,也是大至宇宙、小至人生的實相,同時也都是空相。 ——處處都是明亮動人的鐘聲 如果兩個人相遇沒有產生情感大概是有一個人心里的木頭是濕的。
2017-03-26 17:09:08
我們看不見云了,不代表云消失了,是因為云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運行到背面去了;同樣的,我們的船一開動,兩岸的風景就隨著移動,世界的一切也就這樣了。人的一生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是不變的,但岸在變,風景就隨之不同了。 ——三生石上舊精魂 最近又忽然想到人的生死,死了其實倒不痛苦相反是最不痛苦的,死之前才會擔心會害怕。倘若真有輪回,我輪回之后又從何得知我是輪回而來的? 就算有無數個輪回,對現在的自己來說也就這一世而已吧。
2017-02-19 21:19:18
許多人不知道在陽光下,稻子可以綠成如何,天可以藍到什么程度,玫瑰花可以紅到透明,那是因為過去在陽光下工作的人占人類的大部分,現在變成小部分了;即使是在有陽光的日子,推窗究竟看的是什么顏色呢? ——光之色 我沒有見過綠色的稻子。
2017-01-21 14:59:15
“所謂「閑話休題言歸正傳」這一句套話里,取出〈正傳〉兩個字來,作為名目,即使與古人所撰《書法正傳》的〈正傳〉字面上很相混,也顧不得了?!?——《阿Q正傳》 取一個標題也是難,到最后竟然是這么隨意。都是拘泥于傳這個字吧。不過我倒希望自己在不愉快的時候能夠有讓自己“輕飄飄”的技巧。 _(:?」∠)_
2016-11-27 16:34:40
旅行的一個危險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正如缺乏一條鏈子將珠子串成項鏈一樣,我們所接納的新訊息會變得毫無價值,并且散亂無章。 ——《旅行的藝術》 難怪我覺得看那種歷史遺跡都覺得無聊,啥都不懂能看出什么名堂來呢,雖然各種景點都有介紹,但是事先知道點相關的背景會更容易產生共鳴激發好奇心吧。 我們去參觀博物館,有幾個人真懂那些古董,又有幾個懂鑒賞呢,還不是拿著相機胡亂拍拍。
2016-05-14 15:38:42
評判我所學的任何東西,都應以它是否讓我受益為準則,而不是考慮它是否滿足他人的利益。我對事物的發現應該讓我更具活力:它們必須以某種方式使我“生命升華”。 ——《旅行的藝術》 很多東西都是我不愿意學的,但是確實讓我受益了,有些東西是跟隨大眾去學的,學了也并沒有什么用。而我真正自己感興趣想去學的,卻又得為其他的讓道。
2016-05-14 1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