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在全國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向全黨發出了“兩個務必”的偉大號召,懷揣著“兩個務必”,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的歷史進程。73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行,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走好新趕考之路,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代代共產黨人在救國、興國、強國的奮斗征程中前赴后繼,以錚錚鐵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軀擔使命。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我國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1921年到1949年期間,全國可查的革命烈士達370萬人,這是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最有力詮釋,也是初心和使命的最好體現。前進道路上,只有牢記初心使命,堅守人民立場,我們才能站在歷史的一邊,站在時代大勢的一邊,不斷汲取繼續奮斗的強大力量,以更加昂揚姿態建功新時代。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鑄就并代代相傳的傳家寶。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如今超百萬億元規模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基本解決溫飽,到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正是靠著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我們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新的趕考路上,我們會面臨更加重大、更為復雜的考驗,必須時刻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牢牢把握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雄關漫道真如鐵,關山初度路猶長。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偉大政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正因發揚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無懼風狂雨驟,把奇跡鐫刻在時間的年輪上。“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蘊含著我們黨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洞察。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種不穩定因素相互交織,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隨時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堅定斗爭方向,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歷史和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