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佩服那些可以堅持長期寫作的人。作家李筱懿,每天早晨四點鐘準時起床寫作,創(chuàng)立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篤信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成為都市女性成長第一平臺。幣圈的朋友里,最佩服的是高原麥客大哥,已經寫作將近600篇文章了,每一篇都是生活與投資的感悟心得,是幣圈的日更達人。
以前一直認為,好的文章,要么語言夠優(yōu)美,要么思想有深度,文字功底一定要很好才行。后來,看過的書讀過的文章越來越多,其實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有那么多優(yōu)美的句子和閃光的思想,有一種文章,即使樸實平凡,只要足夠真誠,發(fā)自內心,依然會引起很多讀者的共鳴。
去年一年的時間,堅持寫原創(chuàng)節(jié)假日的問候語,最開始只是想問候身邊的朋友,發(fā)送給大家以后,竟然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后來,就把我的原創(chuàng)文字配上合適的圖片,自己用CorelDRAW排版設計,圖文疊加的效果,充分傳達我的想法,文字直擊心靈,很多朋友給我回饋說我的問候給了她們一種內心的力量。
我做的圖片,每次發(fā)給大家,就會被別人轉發(fā)到朋友圈里。有的朋友轉發(fā)完,附上一句話:這說的簡直就是我自己!有人特意在朋友圈發(fā)完我的圖片,再寫一段話介紹一下我。有的朋友說,我從來不保存別人的信息,但是每次一到節(jié)日,就等待你的問候,然后把它們單獨建一個文件夾保存下來。還有朋友說,今天本來過得很糟糕,但一看到你的文字,就突然間有一種力量,讓我支撐下去。我想,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我沒有學過寫作,不會任何寫作技巧,只有真誠與真實的內在。僅憑著這一份真誠,卻默默影響著別人。
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你這些年一直從事心理工作,見過人間冷暖,見過喜悅哀愁,你的閱歷讓你在無形之中逐漸積累著輸入,等到你真正想要表達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輸出過程。
想想也是。我的曼陀羅老師告訴過我,曼陀羅屬于表達性藝術療愈,畫完以后,你可以試著拿起筆,用手來書寫,自由表達,不要去思考,就任憑思想隨著感覺隨意書寫,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一直寫不要停。這就是自由書寫,我也叫它心靈書寫,它屬于敘事療法,同繪畫一樣,也是表達性療愈的一種。后來自己開始了解學習有關自由書寫的內容,看過療愈寫作導師娜塔莉、臺灣敘事王子周志建、臺灣旅行敘事治療黃錦敦、大陸靈性書寫馬冉冉的書,每一個人,之所以能有這方面的成就,都是長期堅持寫作的結果。三九在他的投資課程里,也提到這個方法,想要學習一項技能,必須刻意練習。
再看看自己,關于寫作的書,買了很多,也看了不少,如果是很短的一段話,我還可以寫出來,可如果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我?guī)缀鯖]有什么能拿的出來的作品。現在我就遇到一個瓶頸,可能是受自由書寫的影響,我寫出來的文字都是想到什么寫什么,沒有清晰的邏輯與思路。怎樣寫出完整流暢,條理清晰的文章,這是我需要去學習與練習的。
做一個終身成長者,就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想要成長與進步,就需要不斷給自己挖坑,給自己挑戰(zhàn)。持續(xù)寫作,可能是我給自己挖的最大的坑,有勇氣才能跳進去,獲得成長才能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