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娃的人都知道,帶小朋友(0~3歲)出門逛街或外出游玩,是一件耗費精力的事,而如果周圍的環境設施又不是那么友好,那有時就真的會讓人崩潰。年前辣媽馬伊琍就批評過國內機場母嬰室的條件,也引來了很多人的集體吐槽。
而德國在對待小朋友這方面,做的還是挺好的。生活久了—— miya自出生起基本都是待在德國——就體驗到了更多的一些人性化設計。
無障礙出行
小朋友外出一般是要帶著童車的,童車占用空間比較大,重量也不輕,所以公共交通和商場空間的設計就要做到無障礙——不用費力搬車就可移動到另一個區域。
所以,地鐵站必定要配一個升降電梯以方便出入站臺(注意,不是電動扶梯——載著小朋友的童車是不能上電動扶梯的)。
另外,德國的地鐵/火車站臺是不用刷卡進出的,這一點尤為方便——不是所有歐洲國家的地跌都這樣設計,很多都有刷卡進出通道,這時就需要考慮到至少一個通道是夠寬的可以通過童車的。
如果乘坐公交車,也不用擔心空間太狹窄。德國的公交車在中間靠車門處都設計有一片空間來放童車,基本上可以放5輛童車。在停車的時候,還可以按一下圖示的這種按鈕通知司機到站,司機就會開啟空氣懸掛功能讓車體向車門一側傾斜,這樣可以減少和站臺的高度以方便童車上下。
來到大型商場的話,大門口一般會有這樣一個帶按鈕的立柱——按一下按鈕,門就自動開啟,所以即使推著童車也可以很方便的進出商場。
母嬰室
外出時候,小朋友的衛生處理也是一個難題,普通成人的洗手間解決不了。所以,商場火車站飛機場等大型單位都會有一個母嬰室。下圖是一個商場的母嬰室實景。
一個好的母嬰室要有尿布臺——最好帶烘暖裝置,要有洗手池——最好水溫可控,要有洗手液,要有椅子,要有一個成人馬桶,裝飾要夠卡通——很多小朋友是不容易適應陌生環境的,再貼心一點還配有濕紙巾和干凈的尿不濕。類似這樣的母嬰室也逐步成為很多餐廳咖啡店的標配了。
德國的火車上一般也配有母嬰室,不僅如此,坐火車長途外出的話,還可以預定車廂內的兒童包廂,包廂內可以放兩個童車,內部裝飾也比較卡通。
就餐環境
外出就餐,兒童餐椅是餐廳必備的,我還沒有碰到過哪一家餐廳是沒有的,就連大學里的餐廳都有。有的餐廳場地夠大,就會設置兒童區放些玩具,來緩解等餐的焦慮。如果一家餐廳竟然還帶庭院的話,多半還會在院子里設個小型沙地游樂場。
小朋友吃的飯菜不宜口味過重,所以好多餐廳會提供兒童套餐。下圖就是一家餐廳菜單其中的兒童菜單。(nur für Kinder,0-12Jahre只供應給兒童 ,0到12歲)
有時在咖啡店,小朋友看到你喝咖啡也是想嘗嘗的,那可以點一杯Kinder Cappuccino,所謂的兒童版卡布奇諾——打成泡沫的牛奶,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游樂設施
在德國的城市里,大型小型的沙地游樂場隨處可尋,我家方圓500米內粗略估算一下也有十來個,下圖就是其中的一個位于公園內的大型游樂場。
在國內像是北京,游樂場也不少,但都位于封閉的小區之內,所以今年出臺的政策在提倡建設開放的小區,不僅僅是用于緩解交通壓力,從小朋友角度出發還有助于增進小區間的互動。
在德國,有的動物園也是對小朋友很友好的。有的會開放一片喂養區域,讓小朋友和動物們互動,當然這些動物都是一些無害無危險的小羊小兔子之類。
讓小朋友增強生活體驗的方式,還可以是在超市給小朋友們提供兒童購物車,這樣的購物車通常加載了一個帶小旗的旗桿——方便成人們察覺到。像下圖所示,這樣一個小型的購物車就足以小朋友玩耍半天了。獨立購物的技能也是要從小培養的,不是嗎?
食品和醫療
從更大一點范圍來講,確保食品的安全性也是整個社會認真對待小朋友的一種體現,小朋友的食物安全標準應該是最高的。德國在這方面所達到的成就,想必大家也有目共睹——從德國奶粉海淘熱就可見一斑。
在兒童醫療方面,社會也是建立了一個完善的體檢體系,這一點在我公眾號的一篇文章《德國生娃——把米雅帶來這個世界要幾步》也提及過
...... U1檢查時進行了新生兒疾病篩查(neonatal screening for congenital hormonal, metabolic and hearing defects),檢查結果被收錄到官方醫療數據庫。他們還會為寶寶建一個檔案,就是下圖這個小黃本,封面上列出了出生3天后的U2檢查直到5歲的U9例行檢查的時間點。
結語
對小朋友人性化的設計還有很多方面,這篇文章只列舉了一些目前我觀察到的細節。我注意到國內在各方面也開始跟進了針對兒童的設計,所有的一切都在developing,不過這些改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慢慢來,我想我們也是可以達到德國品質的。畢竟像德國這種developed的國家,他們對小朋友友好的環境也是一步一步迭代優化而來的。
后注:
這是我在簡書發布的第一篇原創文章,用markdown書寫完成,請簡書的朋友對格式和內容提出改進,歡迎文后評論。對育兒/教育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加關注或加好友互動。我會持續更新的。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