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青春時,所有想做卻沒做的事,要擺脫限制,要沒有憾事。
/01/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微博刷屏的“四小時后逃離北上廣”的活動嗎?
我還真有一個朋友,被這個口號撩到。當天晚上,她興沖沖的和我說,看完新世相的文章,我立刻買了去泰國的機票!
今天,她出發了。
我暗羨不已,問她,姑娘,你有錢嗎?有時間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上個月你去迪士尼玩耍,用光了年假,外債也沒還完呢。
姑娘超級灑脫,恨鐵不成鋼地指責我,你看看你,連沖動都沒有,你就不想逃離北上廣嗎?逃離無止境的加班,和總監那張長年便秘,被憋成暗綠色的臉?
想啊。
那你為什么不行動?
因為,一場旅行并不能拯救我的生活,相反,短暫任性的逃離,只會增加之后生活和工作的負擔,一周的旅行換來一個月的加班,并不劃算。
而且,一想到干癟的錢包,我就沮喪,哪里還能放空自己,好好玩耍。
想偷懶的時候,就看一眼自己的存款,一想到詩和遠方,我的錢包就開始慌張。過來人說的很有道理啊,沒錢的人,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念頭,并不是去哪里玩,吃什么,而是,怎么賺錢,存多少錢。
你為什么不去買奢侈品,手表項鏈精心裝扮,手捧咖啡逆光來一張美美的自拍?
因為丑。
你為什么不傷心了就旅行,開心了就狂吃,任性了就翹班,厭倦了就辭職?
因為窮。
那,如果不考慮丑和窮,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02/
有段時間流行宣傳明星的私生活。熱愛運動的元氣少女陳大發,練出馬甲線的袁姍姍,還有跑去支教、攝影作品獲多項大獎的江一燕。
我最欣賞江一燕,不是因為她自由生活的狀態,而是因為支教。
大三的時候,朋友小尤參加了甘肅偏遠山村的支教活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小尤作為隊里唯一的影像資料收集者,帶回很多山里人的故事。
她每天五點鐘起床洗漱,準備早餐和課上要用的教學工具,中午和孩子們同吃大鍋飯,放學后,和另一名老師一起送學生回家。
周末,一天時間去鎮上采買,一天時間家訪。
去鎮上的路坎坷崎嶇,甚至還有一段溯溪水路,她半路扭傷了腳,一聲不吭堅持從同事手里接過半袋米,返回住處又繼續整理家訪要用的資料。
支教結束后,小尤談起她的支教生活,雙眼明亮,談吐得當,同伴開口說話,她微微側首微笑聆聽,周身的凌厲氣場不見了,整個人沉淀下來,散發著自信陽光。
很難想象,她曾是一個見到老鼠驚恐尖叫,大手大腳花錢,一言不合就爭論到至死方休,嗓子不舒服就任性缺考的女生。
我問她是不是被貧困山區的生活震撼了,畢竟,每一個去過那里的人,回到大城市,都會緊衣縮食好幾天,這很正常,過段時間就會恢復。
她說是,但也不是。去到那里,沒有人關心你曾經是什么,從哪里來。孩子們需要幫助,他們只關心你帶來什么書,你教哪些新知識,你能待多久。
她在那里,擺脫嬌蠻小公主的角色,遠離手機和電腦,除了上課和生活,空閑的時間全都拿來思考。
支教的人太多,小山村里人來人往,卻很少有人逗留好幾年,而勇敢留下的人,是擁有渴望的人。
小尤說,大學校園里的我,每天做相同的事,假期生活更是天天雷同:睡覺,追劇,刷微博,床頭永遠少不了兩樣東西,果汁和零食。過去的兩個暑假,居然不記得做過什么,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狀態。沒有意義的事,重復千百次也不會進步,我還有很多事沒做,我想當戰地記者,我想闖蕩紅塵,我不想從此靜止。
/03/
郭德綱小時候被老師問到夢想是什么,他誠懇地回答,我想說相聲。全班同學都笑了,因為大家的夢想全都是: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國家總理......多年以后,當全班人再聚首,只有郭德綱實現了夢想。
許多人身邊不乏一些酒肉朋友,周末約你往往不是逛街就是spa,滿口都是愛情和八卦,哦,還有金錢,你同她談目標和渴望,她嬌聲附和,回頭就把你當做笑話講給別人聽。
我說想成為暢銷網絡作家,你說,醒醒吧,網絡寫手很累的,現在還有幾個人為付費買單,壓根不賺錢的,我是為了你好。
我說想開一家蛋糕店,不忙碌的下午還能插花釀酒,你說,醒醒吧,你哪里來的第一桶金,而且你現在的工作也很不錯。
青春里想做的事情很多,卻總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擱淺,沒想到,過了青春變成大人,依然不能無限制的做事。
有多少人,高中時代優秀的不得了,后來成了特平凡的人,淹沒在柴米油鹽醬醋茶里,偶爾花錢旅個游,也算實現夢想了。
最想做什么,很重要,它代表你認清了自己。
熱愛跳舞的人,即使加班到深夜,清晨依然能在穿衣鏡前扭幾個動作。喜歡寫作的人,即使被策劃案虐地焦頭爛額,午間休息的那一小時也能筆下生花。最想買一輛牧馬人越野車進藏攝影的人,即使零存款,每月一次的沙龍從不缺席。
你內心最深處的沖動,是你真正的欲望,是你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有渴望的人,他們的人生都在渴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