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麻辣教師》讀完了,作者真的是一個非常用心和真誠的老師,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境總會深入地去反思,并尋求改變。
我們判斷教師優劣的標準是什么呢?
是學生的分數,排名,還是考上名牌學校的人數,還是學生未來有多大的成就?
判斷教師的尺子,不單是學生的成績,而應該是他培養出來的身心健康的學生人數。
而從社會整體氛圍來看,不管是家長,學校還是社會,都會把成績作為衡量一個孩子的重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指標。成績好就可能'遮蓋了其他的方面。
但是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并不以提高學生成績為單一目的,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有時候我們老師會被學生成績蒙蔽,只要學習好,就會偏愛他,他的其它缺點就有可能放松警惕。而哪個孩子成績差,就有可能會產生偏見或是討厭他。
劉友龍老師一直強調一句話:班里面那些最不可愛的孩子才最缺愛,而我們老師總是偏愛那些學習好的孩子,其實那些學習好的孩子并不見得多么感恩你,并不多么稀罕你??晌覀兝蠋熆偸前涯抗夥旁谀切W習好的孩子身上,卻對缺愛的孩子視而不見……
我想到我們老師聊天的時候總會提起,每年畢業后回來看望老師的大部分都是以前不好好學習,經常被批的孩子,個中原因想必就是劉老師說得那個道理。
再告訴自己幾遍:最不可愛的孩子最缺愛,最不可愛的孩子最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