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生俱來熱愛寫作。
沒有夢想的人生是無味的一生,沒有夢想的靈魂注定孤獨。我如今近33歲的年齡,才重拾了自己的夢想,欣喜慶幸也不乏有一絲的悔意。我本可以更早開始,我本可以一如既往。
如今還清晰的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我拿著一本北京市作文三等獎的證書跑回家時候的激動心情。其實,那就是我應該開啟寫作的起點。我生長在北京的遠郊區,從小學到初中基本上沒有接觸過課外讀物,記憶中的零星幾本親戚送我的書籍被我視為珍寶。我當時的所有信息輸入都來自收音機,我聽了30多部評書聯播節目以及無數的相聲曲藝。我一直在想,如果我那時候有足夠多的課外閱讀讀物,現在的我是否會成長的不太一樣?但,人生沒有假設,只有經歷。不過,還好,我現在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可以以無限的熱忱享受我的二度童年。
上了重點高中和大學之后,我見到了太多筆下生花的才子才女,他們字跡清秀,才思敏捷,我則望其項背。當時,我只能把文章寫給自己看。我很感謝我當時所在的高中,有一個非常棒的圖書館,我喜歡去閱覽室看期刊雜志,偶爾也會借閱幾本書來看看。高中的課業相對較為繁重,放假時間的我還要支持家里做些農活,所以我并沒有充分利用那蠻不錯的學校學習資源。現在回想,真是有些遺憾。但更為遺憾的是大學四年及工作的前九年,我都是零星的、隨機的進行無效閱讀,并幾乎逐漸的放棄了寫作。
我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忘記自己曾經是個有夢想的孩子。我曾經夢想著為自己的父母寫一本書,但迄今為止,我只寫過一個開篇。我曾經夢想著為自己的青春歲月寫一本書,但迄今為止,我的青春歲月還是散落在無數的日記本及信件中。我曾經夢想著為自己的孩子寫一本童年成長經歷,以便他長大成人之后可以知曉自己的人生腳本,幸好,這個工作我已經堅持了四年的時間,并內心十分確定會一直堅持。我16年底開始寫公眾號文章,到目前為止,累計書寫滿10萬字,有兩篇文章被編輯推薦上了簡書首頁。我感覺自己意識逐步蘇醒,人生逐步恢復了知覺。沒有昨天的遺憾,就沒有今天的慶幸,找回自我的感覺真的很好。
前兩天,不滿四歲的兒子拿著我隨手送他的一個精裝日記本問我:“媽媽,我要寫日記了,今天發生了什么呢?”看著他若有所思的樣子,甚是令人著迷。有的人問:“你這樣努力,為什么還僅僅如此?”我的答案是:“每個人的人生起點不一樣,但,我更相信,終點會更加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