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晚接到通知,29日七點開始, 全民第四輪核酸檢測。快凌晨十二了,看到家人群里當醫生的表妹說,剛睡下,接到通知明天早上開始第四輪核酸檢測,現在又得去做準備了,大家快睡覺,早上按要求排隊去。
? ? ? 從18號到今天,當醫生的曉琴妹,曉麗妹,福亮妹夫,他們幾個已經沒回過家了,按醫院安排奔赴抗疫一線了。
天還沒亮,小區里醫護人員和社區服務支援者就開始布置場地。迎接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了。
? 昨天晚上,我看到婦聯志愿者群里招募志愿者,我果斷的報名了,按聯絡要求,在群里提交了綠碼,查看了信息,讓我等電話。
? 早上,上完網課,打掃衛生,催小棉襖抓緊時間做午飯。(一直她做飯,我屬于挑剔型吃貨,只負責吃和打掃戰場)
? 午飯后,社區工作人員小張打電話給我,讓我趕三點在29號樓前集合。協助他們去挨家挨戶發社區服務卡。
? ? 穿衣收拾,準時來到樓下。
? ? 從小區28號樓開始,她和我挨戶敲門送服務卡。
? 每個單元門口粘貼“告知書”
“咚咚咚,我是社區的,戴好口罩再開門!”每家門口都是重復相同動作,重復這句溫馨提示。
“咋沒人呢?”我說。
“應該在的,前天第三輪核酸檢測都在呢,再試試”她答道。果真,在我第三次敲門后,聽到客廳有腳步聲…
“你好,戴好口罩,再開門”,“我們是社區的,來送服務卡,這服務卡上有購物平臺二維碼和聯系電話,需要啥打電話聯系,不要隨便出門,背面還有水暖電物業聯系電話,有事打電話,盡量不要外出。”
……
幾乎每家都要重復這幾句,遇到老年人還要再叮嚀一遍…
? “這家是位獨居老爺子,兒子在新疆打工,再敲一下門,應該在……”
“這家沒人,兩口都在鄉鎮上班,單位執勤去了。就沒回來”……
“401住戶是個初中生,應該在上網課,再敲一下……”
? “這么多住戶,你咋記得這樣清楚!太厲害了” 聽著她了清晰的介紹每家每戶的情況,我由衷的贊嘆。“從信息采集到前面去年電信防詐騙普及,每家每戶不知道來了幾趟了,咋能不知道。”我們一邊走一邊聊。
? “這疫情鬧得,人人不得安生,我們社區人手不夠,幸虧有你們這些志愿者參與。好些小區門口執勤的都是小區住戶,前天,**小區有一個鄉鎮衛生院護士和一個老師在門口執勤,讓他們休息,她們說,沒事,網課白天上,現在下課了,那個護士說,等單位通知來了,就無法再來執勤了,先干著吧……”聽到這些無私奉獻者的心聲,我們是不是心里都是暖暖的?
我們就這樣邊聊邊工作著,聊孩子,聊她網格管理區的居民,聽著她大愛無私的話語,我時不時回應幾句感動之言。尤其是說到對老師、醫生的理解,我特別感動。(到此時,她還不知道我是個老師)
當得知我也是老師時,我倆的話更多了。她兩孩子,一個小學一個幼兒園。平日里工作就忙,覺得孩子的教育花的時間太少,現在孩子宅家學習,自己還是每天忙碌,孩子只好都由丈夫看管著。除了各種跑路,報表還要負責到位,看各小區門口執勤人員晚上十一點換崗,說前一天晚上執勤換崗忙完回家十一點半了。因孩子白天玩耍不小心嗓子卡了異物,去醫院處理,剛回家想去看看睡夢中的孩子。誰知單位又打電話,通知加班,匆匆忙忙又出門,直到凌晨五點多才回家……聽著她平和的敘說,對她肅然起敬。(曾經覺得社區服務員很清閑,工作單一,沒任務)此刻,對他們有了新認識。
? ? 從兩點五十到下午六點,我們就這樣逐樓逐戶,單元門貼提示—住戶
敲門——喊話提醒戴口罩——解釋服務卡——再見…這些動作和話語,我都不記得重復多少遍了,只知道到32號樓結束時,我右手的食指因一直敲門而疼的不能觸摸了,已經伸不直了。滿脊背汗水沒干過。看看她,也是發跡間滲出晶瑩的汗水。盡管口罩遮住面容,但我依然,從眼神中感受到,她的溫和善良與美麗。
? ? “還剩C區高層兩單元了,六點了,你回家做飯去吧。我自己就可以了……”她對我說。
? 或許是她看出來了我的疲憊不堪,也是出于心疼我。(因為我給她說了,我早上網課,下午督促孩子們在家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微信遙控…)因我這低血糖毛病,還真的有點腿疼難受了。為了安全起見,我欣然接受她的好意,先回家了。
? ? 回家打開微信,提示有運動點贊的,我打開一看不“ 7367”步。告訴女兒,她說,“厲害!平時從家到菜市場一個來回你才6000多步。今天厲害了!”我說“她比我更厲害!”女兒好奇的問,誰比你厲害?我回答“社區服務的網格管理人員,每個單元都是一樓爬到六樓,都重復多少遍了……
? ? ? 她們對轄區的居民信息了如指掌,為每家送去的不僅僅是信息,還有那無私的關愛,對他們的感激,不能僅僅用一聲“謝謝”來表達。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服從他們安排,配合他們,做好居民應盡義務,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 ? 不過,我還是想對那些無名的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們說一聲“謝謝你”。
為居民守護平安,你們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