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問自己這3個問題,通過“夢想”可行性檢驗》學習筆記

關鍵詞:心理比對、理性樂觀派

厄廷根說:人在追求夢想的時候,力量是最大的。但并不是隨便的一種,而是過去經歷評估過自己行得通的一種。

心理比對,就是這個聚攏資源在可為之事,快速放下不可為之事的區分的智慧。

心理比對其實解決了2個最常見的問題——第一個是前面提到的光想不動。第二個就是三分鐘熱度。三分鐘熱度的人,就是對于未來有過高預期的樂天派,總覺得這個事也許可以,那個事也許也可以,很少思考趨勢、資源、時勢。其實你不是樂觀,你是僥幸。

看見就是改變的開始,行動才是改變的抵達。

我大多數時候屬于心理比對,偶爾會是逆序比對,我不會過度樂觀,也不會過渡消極;按時間成長來說,先是逆序比對,然后發展成為心理比對。

記得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習慣先去想要完成這件事情的難點是什么,假如碰到了要怎么去解決,想了很多困難,也針對困難想了一些解決方案。這種思維方式有好處,可以對一件事做一下預估預判,一旦遇到困難可以快速的根據自己的預估來克服;當然壞處就是需要較長時間才會采取行動,如果不是職場工作是必須完成的,而是夢想的話,因為缺乏外因督促或逼迫,行動的可能性就會很小了,因為想了太多的困難,假設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的話,就會束之高閣,夢想也死掉了。

感謝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老師們,是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做事情的心智模式。我工作中的感悟就是,那些老板們、高管們、優秀的職場人,他們的思維模式大都是心理比對。他們會適當放大樂觀預期,以給自己實現目標的動力,也不會忽視困難,遇到困難積極的找資源、想辦法,畢竟“辦法總比困難多”。所以,心理比對者不一定全部成功,但是成功者一定都是心理比對者(不知道會不會太絕對,哈哈)。

先列1個我最期待的目標吧。我目前最大的夢想是“45歲前退休”(Σ( ° △ °|||)︴),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習并實踐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浪跡天涯,用三分之一的時間陪伴家人。每每提起這個夢想,我會非常“愉悅并充滿激情”、“活出真我”,這兩個算是樂觀未來的詞匯,消極現實的詞匯“老人身體不好”、“經濟基礎不夠”。現在所采取的行動是:1.努力工作,認真賺錢;2.家庭合理理財;3.家人健康計劃(包括定期體檢、保健、組合保險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