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習的是第39課。一開始老師就講述了自己的成長過程,從旅游專業(yè)畢業(yè)生到聽父親安排進入銀行業(yè),隨后又隨著自己的能力提升不斷地探索中跳出了銀行業(yè),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知名的知識管理達人。
老師分享了學習攝影技術的過程,從開始攝影時,老師就制定了明確的目標:為自己的出書配圖。
攝影跟騎車和游泳一樣,這些技能需要不停地練習。
學習的方式可以通過讀書,也可以通過請教專業(yè)人士及好友。
攝影過程中要掌握關鍵的概念,包括快門、光圈、感光度等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繪制自己的知識全景圖,繪制過程可以向好友請教,也可以自己找資料。但要注意確定靠譜的人,不能被帶偏了。
學習的方法有五種
1.? ? 善用工具。
2.? ? 多搜,公布進度,其他朋友的建議。
3.? ? 光盤,云課堂,網(wǎng)易公開課,視頻等。
4.? ? 交流,在行,友人。
5.? ? 付費。學費是有必要的,因為篩選信息很費時,而時間是最寶貴的。
學習的要領
抓大放小;抓取最有價值的部分,通過概念+提問+回答
這樣一個過程下來,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弄懂了。同時也是從小到大再到小的過程。
老師也提到了自己的學習和旅游經(jīng)歷,將學與玩結合了起來。
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這一途徑:
多找?guī)妆鞠嚓P的書籍,參考目錄,然后繪制思維導圖。由思維導圖確定學習框架,同時在后續(xù)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靈活調整。
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大專院校的教材,他們是學習框架的重要參考元素。國內大學的很多教材相對來說比較陳舊,可以選擇國外大學的教材,但是這個前提就是英文要過關。
知識價值鏈
我們要注重這幾個過程,先是吸收,隨后實踐,在進行驗證。
在我們一直以來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吸收和偶爾的實踐,驗證這個環(huán)節(jié)似乎一直沒有被重視。也有一個從了解,到熟悉,再到精通的過程。學習的這個技巧要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老師的這句話我很喜歡:一法通,萬法通,學的越多,越融會貫通。
下方是老師的課程簡介材料,看完材料就幫助我們復習了知識的構成,并打開了陌生領域的大門。
一、知識全景圖模型:
2、《管理軟件從業(yè)人員知識結構體系》
三、《云計算:深刻改變未來》目錄截圖:
四、思維導圖式的知識框架示意,這個圖比較小,不用一定要看清楚,明白這個樣子就可以了,因為內容本來也不重要,等于是:上面的目錄是樹型圖,思維導圖是發(fā)散結構圖:
五、提問列表:
要先做一些設問:
1、這個領域涉及到哪些概念?大概念里有哪些小概念?關聯(lián)的其他概念?哪些概念是必須要掌握的關鍵概念?比如對于攝影來說,就是快門、光圈、感光度等。對于烹飪,就是原材料、烹飪手法、廚具、餐具等。
2、這個領域發(fā)展的歷史?前景的預測?在國外如何發(fā)展?國內如何發(fā)展?
3、最近兩年的行業(yè)報告。
4、這個領域里最知名的專家有哪些?(開始的范圍最好不要超過五位,太多了研究不過來)他們各自的觀點?他們的著述?
5、行業(yè)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分為幾種流派?各自的代表理論是什么?
6、這個領域里頂尖的幾家企業(yè)分別是誰?各有什么產(chǎn)品或服務?
7、業(yè)界有什么大的活動已進行?在進行?要進行?
六、今天的作業(yè):
如果你曾經(jīng)進入陌生領域,想想你的方法對不對?如果你想要進入一個陌生領域,試試今天的辦法是不是行得通,舉出實例來說明。這個作業(yè)需要點時間,你不用太著急,等你做到了,就在評論里留言或者在微博上愛特蕭秋水,期待你的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