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1961年生,20歲與爸爸結婚,在80年代為了不讓別人嘲笑,媽媽9年一共生了五胎,四女二兒;因為弟弟是對雙胞胎,在他們那個年代,醫(yī)療條件不好,小弟最后夭折了。
為了養(yǎng)育五個兒女,媽媽又要做"三字工",又要帶我們五個,還要家里做事賺錢;好不容易我們上初中高中了,經濟壓力大,爸媽沒日沒夜的在河里撈沙,只為了微薄的薪酬,吃飯不能按時,天天泡在水里,風吹日曬,別人一喊就要出現(xiàn);沒電力幫忙就需要純手工用鐵揪把一車車填滿;現(xiàn)在回想,他們養(yǎng)大我們的過程真的太辛苦了,以至現(xiàn)在還沒60歲一身的毛病;
好不容易撈沙賺了點錢,我也讀完初中了,爸爸就開始租房子開小賣鋪兼小牌場;那時每天爸爸要去殺豬,媽媽在家售賣,砍刀砍肉,賣點小菜,中午還要做飯給打牌的叔叔阿姨們吃;每天都忙碌都沒有停過,那時我也讀完初中在學校附近工廠開始工作了;每天回來媽媽都問我餓不餓,每次發(fā)了工資幾百塊都交給媽媽大部分,然后再約上幾個朋友去逛街,也會每個月和閨蜜在紅茶坊碰個面,喝點綠豆湯和吃點油炸食品;慢慢的修路,家里和夏叔叔家換了田地,用土填起來,建了一個一層的兩大間石棉瓦房;
沒有租房子開小賣鋪后,爸媽在自己的房子里每天用心的經營,夏天下午潑水給石棉瓦上降溫兩三次,后來買空調給別人打牌,冬天買炭及時燒火添炭;每天媽媽都被別人呼來喊去,從來沒有半點怨言,也從來中午沒有午休;后來我出去打工了,聽別人講媽媽經常一包泡面用鋼杯子吃一小杯,她為了這個家有多節(jié)約呀!
日子稍過好點了,從旁邊一層的石棉瓦房搬到新房子,家里的鋪子開大了些,2015年弟弟也娶媳婦了,因為爸爸給弟媳找了鄉(xiāng)醫(yī)院的工作,媽媽開始帶孫子又開店了;因為弟媳有二胎,爸爸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又拉來了片區(qū)的郵政快遞,媽媽帶著兩個孫子弄著快遞工作,開著小賣鋪忙得不亦樂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fā)的覺得爸媽為了家庭都在各自努力付出著,哪怕他們有一身的毛病;再過一年2021年媽媽就60大壽了,而我還一事無成,都有點對不起他們的養(yǎng)育了;
? ?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