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近天漸涼的緣故,我竟有些悲秋的情懷,不斷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想法冒出來。基于我喜歡寫寫劃劃的習慣,便絮絮叨叨地把這些小小的想法記錄下來,算是一種內心的檢視吧,讓我有機會更清楚認識自己。于是就有了關于“現在的我”的幾點思考系列,今天講的是我的小習慣之一——寫東西。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寫作的天賦,好吧,其實我也曾認為我有過,但自從高中作文得了10、20分以后,我就倔強地這么安慰自己啦。不用說什么語文老師扼殺了我的夢想,而是我多半真的沒這樣的天賦,我寫的東西不過是一種記錄,自娛自樂、回顧、孤芳自賞只用,對世人沒有什么啟發,終究是無價值的。而這種無價值的東西陪伴了我二十年,從村里到魔都,小時候那個羞怯的小女孩也長大了。
小學時因為老師要求寫日記就養成了這個習慣,長大了我還是內向膽怯的女孩,于是日記就一直陪著我,成為我忠實的傾訴對象。現在想想挺感謝小學老師的,雖然當時心里一萬個不情愿,可是有些事做了二十年,回頭來看,真的是有用的。它讓一個不開朗的女孩擁有一個寬厚的樹洞,讓她不想被家人朋友知道的小心事或者不愿忘記的過往,有了歸宿。這件簡單純粹的小事,一直保持到現在,累積成一個大大的幸運陪伴著我。
長大后,什么事都會變,內心的想法也漸漸改變,一年來,成就感、內心的踏實和對未來的期許,一直縈繞在心頭。以前覺得隨便做件事就超有成就感,現在覺得我已經很久沒有做完一件事啦(感覺很多事都做的沒頭沒尾的);以前我從來不知道什么叫踏實,我覺得每天都很踏實,可是現在越來越害怕;以前也時常會幻想未來,雖然沒有形狀,但總覺得會很美好,現在對未來更多的是恐懼,唯恐會抵達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未來。
然后我就發現寫東西的時候我特別有成就感,當我去記錄一件事的時候我就很開心,當我翻看自己寫過的東西,會由衷地佩服自己。這種佩服不是因為我寫的好,而僅僅因為我把它記下來了。
寫東西讓我開心,我從來沒期待這件事能帶給我別的什么,它就是一個陪我長大的朋友,它懂我的喜怒哀樂,它知道我的堅強脆弱。僅僅是這樣我就覺得很美好啦。
寫東西會讓我睡得踏實,會讓我期待醒來,會讓我看到我的思想也看到未來。什么都不做的時候倒是很輕松,但我感覺我是一具行尸走肉,我似乎能聽到我身體里的細胞挨個破碎死亡的聲音,和生命力活力激情夢想明天有關的東西正在離我遠去。我時常會想,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也會忍不住向夭弟抱怨,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我什么都不做的話,我只能過這樣的生活,我只配過這樣的生活。于是寫東西對我來說就有像一種抗爭,與碌碌無為的生活抗爭,與得過且過的自己抗爭。
想過的生活還很遠,又覺得很近,因為每一天都保持清醒思考不愿辜負時間的自己,就是我一直期待的自己,與這樣的自己在一起,正是美好生活該有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