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標出處
你的孩子喜歡學校的同學和老師嗎?孩子為什么有時害怕上學?有沒發(fā)生不愉快的事而父母不知的?
最近有一位媽媽非常擔憂地給我留言,說她上一年級的女兒突然哭鬧著說怎么也不肯上學,問了女兒很多次,但每次女兒一提到學校就要哭,怎么也不肯說。問了老師,老師說孩子跟平時一樣,沒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情況。這位媽媽很著急,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
不少家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爸媽平時上班或在家里,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一無所知,即使有時能通過跟老師交流,也只能獲得只言片語的了解,但誰知道是否真實的呢?有些孩子不愛跟父母說學校的情況,被問多了也只是隨便應付幾句。看了今天這篇文章,你便能掌握了隨時了解孩子在學校情況的“法寶”。
KSD測試(Kinetic School Drawings),是由心理學家霍華德.諾夫和湯普森.普勞特共同開發(fā)的親子測試工具。通過讓孩子畫出在學校做事情的場景后,爸媽通過孩子畫里的細節(jié),幫助掌握孩子在學校的心情和情況。爸媽在家就可以完成。
要點說明:
1)跟孩子強調(diào)要畫完整的人,如果強調(diào)后孩子還是沒畫完整,那便可能是孩子的心理表現(xiàn);
2)爸媽要記錄孩子畫人物的順序,還要問孩子畫出的人物是誰;
3)孩子在作畫時,最好不要受外界干擾,比如不要在旁邊開電視,或不要有其他孩子在一旁玩,否則會影響孩子的真實表達。如果孩子真的是受到影響,那么下次再跟孩子畫會更準確;
4)不要通過孩子的畫當成具體的場景或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因為孩子的畫里面的情景有時不一定就是真實發(fā)生過的。爸媽需要根據(jù)孩子的畫想象他們的心情,由此得到的心境,便最可能是孩子最近上學的心境;
5)如果孩子有時心情不佳不愿畫,建議父母別勉強,過一段時間孩子愿意畫再來。
下面是一些學者們對有關細節(jié)的總結(jié),經(jīng)幼兒說編輯整理,爸媽們可以通過下面的總結(jié)幫助自己判斷:
1、孩子最先畫的是誰?
最靠近你孩子的人物或最先畫的人物,是孩子在學校關系比較好的同學或人,或者孩子比較重視這個人。如果孩子最先畫的是老師,并且這個老師的形態(tài)正常,這個孩子可能比較重視老師或喜歡老師。
2、自己呢?
如果孩子最先畫的是自己,表明這個孩子比較自信,自我認同度也高;如果孩子最后才畫自己,表明這個孩子可能性格比較內(nèi)斂,或者是個謙虛的孩子。
3、沒畫的有哪些人?
如果孩子在畫面中沒有畫出自己,孩子可能對學校生活沒什么興趣,或者孩子在班級集體沒什么歸屬感;如果老師沒被畫出,表明這個孩子對老師不關心,有時甚至對老師有想法。這時爸媽可以特別問一問孩子,“為什么沒有畫出老師呢?老師在干什么?她什么心情……”
大的判斷原則是這樣的:
跟孩子距離較近或最先畫的人物,跟孩子關系好;
沒出現(xiàn)的人物,孩子跟對方的關系不親密;
如果某個人物面孔恐怖或跟怪獸掛鉤,表示孩子對這個人物感到恐懼或討厭。
值得一提的是畫面結(jié)構(gòu)
如果孩子在畫面中使用了直線或曲線分隔開人物,或分隔出不同場景,表明人物的關系可能是分離的。比如孩子用圓圈圈住了自己,跟周圍的同學老師分離,表明孩子跟其他人的溝通是受阻的,關系可能有芥蒂。
某些人物的身體細節(jié),大家可以參考幼兒說前一天KHTP對人物細節(jié)的總結(jié),比如如果人物的眼睛空洞無眼球,說明這個人物對他人不關心;比如人物的胳膊是套拉著的,說明這個人物經(jīng)常處于壓抑緊張狀態(tài)……更多身體細節(jié)的解釋,請大家可以回復關鍵字“KHTP”查看,或在此文章結(jié)尾處查找文章《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觀察孩子的畫,了解他們內(nèi)心秘密?》。
(6歲女孩的畫)
→幼兒說測評:
這個小女孩最先畫的是一個有4條胳膊、并且四只手都在噴火的怪物,孩子說是老師變成的怪獸,表明孩子在學校是緊張不安的,老師常常發(fā)怒,并且以不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孩子最后畫的是被壓在怪獸腳下的自己,孩子還說自己在學校摔倒了,沒人扶起來,孩子表示“不開心”。周圍也沒有畫出同學,還用線條把自己框起來,表明這個孩子跟集體是分離的,她在學校沒有好朋友。孩子沒給自己畫上嘴巴,她跟老師和同學的交流是受阻的。孩子也沒有給自己畫出腿,看得出這個孩子是不自信的。底下有一條線托住摔倒的自己,這個孩子迫切需要安全感。
所以,從這幅畫看出,這個孩子不喜歡老師,心情時常壓抑,在學校也沒朋友。
那么這個孩子的父母,需要更加關心孩子了,最好把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列為父母經(jīng)常進行的溝通事項,幫助孩子敞開心扉,解決孩子的問題。如果這個孩子同時在情緒上總是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安和緊張,父母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如果沒緩解反而有加重的跡象,父母可能需要考慮是否要給孩子換一個老師或換學校了。
(5歲男孩的畫)
→幼兒說測評:
孩子最先畫的是一個同學(左邊),表明這個同學在學校跟這個男孩關系不錯,男孩也非常重視跟這個同學的關系。男孩說右邊是自己和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畫畫,畫的是一朵花和一只孔雀,但沒有畫出老師和同學,也沒有自己,表明這個男孩對老師和其他同學(畫面左邊的同學除外)不甚關心,說不上喜歡老師。男孩沒把自己畫出來,表明孩子對上學也是沒什么興趣,但他有說自己和同學正在畫畫,雖然學校對孩子來說沒什么特別吸引的,但還不至于討厭上學。
這個男孩唯獨選擇了畫畫的場景,表示這個男孩是比較喜歡畫畫的。男孩最后用兩個框,把自己的朋友跟集體分離開來,男孩的這個朋友很可能在班里比較突出,或者喜歡獨立專行,頗受這個男孩的崇拜。值得注意的是,男孩畫的這個朋友沒有胳膊,表明這個朋友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表現(xiàn)并不是正面的,有可能經(jīng)常被老師批評等。
最后,幼兒說提醒
孩子們的心境經(jīng)常是處于動態(tài)的,有時這段時間心情舒暢,跟老師同學關系融洽,但在下一段時間可能反映說“討厭某個同學”,所以爸媽們可以把這些畫畫測試小方法,包括昨天介紹的KHTP收藏起來,一段時間后可以再測。尤其是當孩子哪天不想上學或心情苦悶,父母懷疑孩子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便可以及時通過讓孩子畫KSD,馬上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本文關鍵字:校園人際關系、學校生活、師生矛盾、兒童心理、幼兒教育、家庭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