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來啦老鐵!
筆者學習Spring Boot有一段時間了,附上Spring Boot系列學習文章,歡迎取閱、賜教:
- 5分鐘入手Spring Boot;
- Spring Boot數據庫交互之Spring Data JPA;
- Spring Boot數據庫交互之Mybatis;
- Spring Boot視圖技術;
- Spring Boot之整合Swagger;
- Spring Boot之junit單元測試踩坑;
- 如何在Spring Boot中使用TestNG;
- Spring Boot之整合logback日志;
- Spring Boot之整合Spring Batch:批處理與任務調度;
- Spring Boot之整合Spring Security: 訪問認證;
- Spring Boot之整合Spring Security: 授權管理;
- Spring Boot之多數據庫源:極簡方案;
- Spring Boot之使用MongoDB數據庫源;
- Spring Boot之多線程、異步:@Async;
- Spring Boot之前后端分離(一):Vue前端;
- Spring Boot之前后端分離(二):后端、前后端集成;
- Spring Boot之前后端分離(三):登錄、登出、頁面認證;
- Spring Boot之面向切面編程:Spring AOP;
- Spring Boot之集成Redis(一):Redis初入門;
- Spring Boot之集成Redis(二):集成Redis;
- Spring Boot之集成Redis(三):Spring Cache + Redis;
- Spring Boot之文件上傳、下載;
- Spring Boot中文亂碼問題解決方案:親測有效;
- Spring Boot之框架應用:個人云盤(一);
在上一篇文章《Spring Boot之框架應用:個人云盤(一)》中,我們一起設計了一個個人云盤,并且完成前端的初步設計、后端代碼的初步實現,其代碼已上傳Git Hub倉庫,歡迎取閱:
但我們仍未完成前后端集成,整個云盤還沒有完成,而截止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已完成了云盤,代碼就大家自己clone下來看吧,這里咱們一起來看看效果吧!
在介紹前,這里稍微做一下說明:
由于我預計會將該云盤提供給家人使用,而家人更多的是使用手機來備份照片、文件等,因此我更多從手機端美觀性、實用性出發,一定程度上放棄電腦端的美觀性,讀者有將該項目拿去使用,可自行調整UI哦!
云盤功能介紹
- 登錄頁面;
賬號、密碼請看后端代碼內的配置,其中一個賬號為:dylanz,密碼為:123;
2.云盤主頁面;
標識一下做個介紹:
1. 用戶名及用戶角色信息和云盤容量信息入口;
點擊標記1,彈出云盤容量信息,信息實時反映文件系統真實情況,如:
2. 網站登出入口;
注:
1). 點擊該入口會真的登出網站哦,這方面可參考之前的文章《Spring Boot之前后端分離(三):登錄、登出、頁面認證》;
2). 用戶1小時內沒有任何操作,會話也會關閉,這時候也需要再次登錄才能使用云盤哦!
3. 角色切換入口,預留;
4. 文件選擇、上傳文件入口;
電腦點擊后會直接調起文件選擇窗口,而手機點擊后會先選擇瀏覽類型,如:
1). 電腦端:
2). 手機端:
選擇好文件確認后,直接開始上傳,速度杠杠滴!??!
5. 下載文件入口;
選擇完文件,點擊下載文件入口,確認后就可以下載了,可以多選,如:
注意手機要關閉無痕模式哦!
6. 刪除文件入口;
選擇完文件,點擊刪除文件入口,確認后就可以刪除了,可以多選!
7. 重命名文件入口;
選擇完文件(一次只能選擇一個文件),點擊重命名入口,輸入文件名(需要帶后綴名),確認后就可以更改文件名啦!
8. 新建文件夾入口;
點擊新建文件夾入口,輸入文件夾名,就能在當前文件夾下新建文件夾啦!
9. 刪除文件夾入口;
點擊刪除文件夾入口,在入口內選擇當前文件夾下的文件夾,確定后就能刪除選中的文件夾啦!
10. 取消選擇入口;
取消被選中的內容,簡單功能;
11. 搜索文件、文件夾入口,預留;
12. 當前文件夾下的內容;
這里頭還有些功能:
1). 點擊文件夾,則會進入該文件夾,然后加載該文件夾下的內容,操作起來就像在操作文件夾一樣,如點擊“美食”文件夾:
2). 點擊文件,如果該文件為圖片,則會打開預覽窗口,其他類型文件則信息提示不支持預覽,如:
13. 返回上一級目錄入口;
點擊該按鈕,返回當前目錄的上一級文件夾目錄,并加載其內容,與電腦操作文件夾類似!
14. 當前文件夾信息展示、刷新當前文件夾;
該按鈕展示當前文件夾相對路徑,點擊后刷新當前文件夾,獲取文件系統中,該文件夾的內容;
15. 刷新云盤頁面入口,簡單功能;
云盤訪問介紹
該云盤只供我家自己使用,因此,我在起前端時,hard code了服務器ip,如: 192.168.0.105,前端端口為:9528,且前端中使用的后端ip也hard code在前端的webpack 配置文件中了,后端ip: 192.168.0.105,后端端口為:8080。
因此,手機訪問云盤的步驟:
- 手機連接無線網,該無線網應與服務器同一個無線網,即同一個局域網!
- 網絡連接后,只需要在手機瀏覽器訪問:http://192.168.0.105:9528/#/login.html,即可!
至此,一個基本的、功能相對完整的云盤就此完成了(沒有考慮太多細節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代碼,啟動前端、后端后,直接拿來使用或者稍作修改,擁有一個自己的云盤,也是挺香的,不是嘛?
- 啟動前端:npm start
- 啟動后端:直接運行App.java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該云盤部署到云服務器,綁定個域名啥的,該產品也就能拿去賣了,然后就能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啦(年輕人,耗子尾汁)?。?!
好啦,今天就到這吧!
如果本文對您有幫助,麻煩點贊、關注!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