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廣場》
??果不其然,我看的下一本書就是王道乾先生翻譯的法國作家杜拉斯的作品。
本來想看《情人》,無奈此書不打折,于是買個打折的《廣場》。書很薄,王先生譯得很有文采,又不乏幽默。
不過我看完這書,似乎沒太多的情緒和感悟,或許對于文藝的文學作品,我始終是很難有共鳴,或許這和個性有關吧。
薄薄的小書,其實沒刻畫太多的場景,很適合在劇場上演。
搭訕
簡單的場景,就是坐在長椅的兩個人搭訕的過程,女的是當時巴黎不計其數(shù)的布列塔尼女人,她們唯一關心的就是如何生存下去,不要餓死,每晚都要找到棲息之地。他們需要在列車上,廣場上,咖啡館里聊她們共同的不幸與各自的艱辛,不然她們就沒法擺脫孤獨。
而男的,似乎是一個一直在路上的商人,一個箱子包括了他所有的家當,奔波在不同的城市,接觸不同的人,內(nèi)心也有一種飄零的孤獨。兩個人慢慢的開始相互理解對方,似乎怎么都無法進入對方內(nèi)心的深處,雖然結(jié)尾兩個人相約舞會再見,但是看不出他們有可能再相遇,又或者不會去。
孤獨
孤獨或許每個人都有,而每個人的孤獨都不一樣,找不到自我的孤獨,找不到伙伴的孤獨,找不到歸宿感的孤獨,找不到存在感的孤獨。
感覺或許都類似,然而導致這種感覺的根源不同。
不得不說,搭訕也是一門文藝的活,不然《廣場》就不存在了,情感上的冷冰冰讓我有了幾分莫名的孤獨,卻又不善于搭訕,或許這才是我看不懂這書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