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因為決斷是萬事成敗的關鍵。真的難以抉擇時,哪怕是錯誤的決斷,也比沒有決斷強。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在人生道路上必然會遭遇很多疑慮,面臨很多選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善于明辨是非,決斷可否。如何決斷,核心一點就是描述商人的那句話:“無利不起早?!庇欣麆t接受,無利則不受,這是人之常情,所以說,只要決斷帶不來好處,甚至會帶來危害,那么這個決斷就是錯誤的、失敗的決斷;反之,則是成功的決斷。
生活中,面對世界的深刻復雜變化,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蕩,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時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重點在于,要學會思考、善于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比如說,可以獲得崇高而美好的名譽、不用費力輕易可以獲得成功的事、不僅需要費力氣而且很辛苦卻又不得不做的事、能消除對方或者自己憂患的事、能給他人帶來幸福的事,如果事有可為,則需要立即做出決斷。
當然,對于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目的,決斷的方法要求靈活多變、因地制宜,絕不可“一招鮮吃遍天”。對此,古人曾提出了五種決斷的方法。一是“陽德”,就是說對有的人要明施德澤,多肯定多鼓勵多表揚,以獲得對方的好感,這種方法適用于做事能成功、理由很充足的人;二是“陰賊”,是指坐看他人的弱點充分暴露,適用于隱瞞實情、言辭虛偽的人;三是“誠信”,是指用誠心誠意、將心比心、忠信誠實來贏得對方信任,適用于明白事理、品行正直的人;四是“蔽匿”,是指用仁愛之心包容別人的弱點或者差錯,以調動其積極性,適用于小奸或者有小錯的人;五是“平素”,是指對常人、常事、常理,要用平時常用的規范性方法來決斷,適用于循規蹈矩的老實人。
這是根據個人性格特點對如何決斷給出的方向性選擇,若是結合事物總是處于動態發展變化之中的特點,則要注重結合前因后果做出決斷??梢杂猛聛砗饬浚瓷朴诳偨Y事物規律性的經驗,注重事實、注重經驗、注重從前因進行分析,以做出決斷;可以用來事來驗證,即善于與測試事物的發展趨勢,注重前瞻、注重超前、注重從后果進行分析,以做出決斷;可以用現實來參照,即善于觀察事物的外部和內部條件,注重實際、注重環境、注重常識,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決斷。
人生不是規劃,但是人生不能沒有規劃。善于選擇,敢于抉擇,敢于決斷,也許生活就會完全是另外的一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