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努力,就是為了遠離那些傻X
粉絲大木說,這是她大學期間最真實的感受。
她念的是一所野雞大學,上的酒店管理的專科。
他們專業蠻好找工作的,一畢業就進酒店當服務員,所有同學都打定主意,好好玩三年。
只有她不甘心當學渣,想專升本,終極目標還想考復旦的研究生。
她成了系里最大的笑話。
大家都覺得她瘋了。
他們想的是,大家都是垃圾大學的學渣,安安分分地當好一個學渣,不就完了?你很努力很上進的樣子,很惡心。
說大木的壞話,成了班上的一大流行。
大木上課坐第一排,大家就說她是為了把溝露給老師看,好拿高分。大木認真學英語,大一就過了六級,大家就說她去買了廁所里寫的考前蒙題,其實她英語根本沒那么好。
大木被徹底孤立了。
她反而被激發了斗志。
她告誡自己,千萬不要長期和一群傻X在一起,那樣,你也終將成為一個傻X。
她拼了命地學習,寒暑假還報班補習,后來她沒有讀復旦,而是去美國上學了,目前在洛杉磯一家公司實習。
而她曾經的同學們,只能在班級群里,酸溜溜地說:
“哎喲,你發達了,把我們帶去美利堅見識一下,打黑工也行啊。”
“據說中國丑女,在美國很受歡迎。你該不會就找個外國老頭嫁了吧?”
都過了還幾年,他們的畫風一點兒都沒變。
時間會改變一切,但是改變不了你是個傻X。
02
我努力,是為了遠離那些傻X規則
我的另一個粉絲小左在找工作的時候,第一次真實地感受到了成人世界的黑暗。
大四的時候,小左想畢業后回老家的中學,當一個英語老師。
面試那天,她發揮得很好,因為她是真心喜歡這份工作,提前做好了功課。
結果最終錄取的,卻是面試時那個磕磕絆絆地,說著東北口音英語的姑娘。
聽說,那個姑娘是市電力局局長的女兒……
小左很不服,去找學校教務處理論,負責招生的人也看著她,說,有些事情我們也沒辦法,但是,最近學校還有一個體育老師的名額空缺,如果你表現好的話……
說著說著,對方就很不經意地幫她擦了擦臉上的汗——這特么是傳說中的性暗示嗎?
小左氣得罵對方“猥瑣、垃圾”。
對方也惱羞成怒了,直接諷刺她,你清高個啥?你有什么理由讓我們一定要選你?你他媽是北大的?你他媽是英語專業八級?你他媽是海歸? 你他媽什么都不是啊,還瞎清高。
那一天,小左是一路哭回去的。
她最氣的是,自己沒法底氣十足地還擊對方。
她回北京就決定,先不找工作,先考研。
她花了一年多,拼了命地考進了北外英語系,畢業后,進了一家超大的英語培訓機構,成了特別受歡迎的講師。
現在她身邊的人,再也沒有亂七八糟的口音了,再也沒有靠背景進來的了,再也沒有靠潛規則上位的了。
她努力的意義,就是終于可以選擇與誰同行。
03
我努力,是為了遠離那些傻X價值觀
認識一個寫網文的女生,以前在一個網站寫言情文,他們有一個作者群,每天大家都在里面研究寫作技巧——比如,如何更好地抄襲且不露痕跡,如何在抄襲被發現之后,死不認賬……
甚至在那個群里,還有網站編輯會手把手教寫手們,如何抄襲最當紅的作品。
如果有人提出異議,就會被大家圍攻,說,你傻呀,你不抄,總有人會抄。誰抄得成功,誰就牛逼……
有個作者靠抄襲賺來的稿費,還在天津買了房——這成了他們圈子里的勵志佳話。
可以說是很無恥了。
她完全不認可這種齷齪的價值觀,自己吭哧吭哧地寫——結果剛寫出來,剛小有名氣,就被另一個作者抄了,因為那個作者名氣大,網站推廣力度大,這篇文章還抄火了。
她去找對方撕逼,對方說她碰瓷、蹭熱度、想紅……
她完全拿對方沒辦法。
只有埋頭繼續寫,寫了三年多,總算靠一部作品成名了,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
她被抄襲的事情,被更多粉絲翻出來了,她終于出了口惡氣。
她現在的公司,雖然人不多,但是價值觀很正,鼓勵作者們靠原創,干干凈凈地成名。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抱怨身邊的一切。
抱怨工作像雞肋,抱怨規則不公平,抱怨身邊的人都是傻X。
身邊傻X云集,怪傻X嗎?
不,應該怪你自己。
因為你既沒有能力無視他們,也沒有能力遠離他們。
遠離傻X就是一場自我救贖。
人生就是遠離一批又一批人的過程,既然注定要遠離,就遠離讓你不開心的人。
就像韓寒說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