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應用早就發生了。
我們想想看,你看人民日報是一家媒體公司,說起像這一類的傳統媒體公司。后來都被微博新媒體給打敗了。
因為微博,新浪網它也是一個新的媒體企業,但是他是網絡版的媒體企業。今日頭條又是另外一個更新的媒體企業,可是他完全沒有媒體人,完完全全是一個軟件人工智能相關的年輕人所組成的一家公司。暴風影音播放器是一個軟件播放視頻的軟件,但是新興的抖音受到歡迎程度卻遠遠的超過暴風,那是為什么呢?這還是人工智能的應用。所以人工智能是早就發生的事情。
我們想要賺比較多的錢,就一定要在新的賽道或者找到一個彎道或者說是所謂的新的風口。 只有這樣的話,我們才可以賺比較多的一筆錢。 過去我們用了互聯網的風口,其實也晚了,應該 2000 年就大力的投入開始的,但事實上我們可能拖到 2006 年以後才懂得開始,我相信很多人更晚開始。
新的賽道一定要用新的腦袋去思考。 比如說喬布斯的智能手機賽道,諾基亞的傳統賽道就容易會想不通。 為什麼呢? 對於新的技術趨勢的發生,我們很容易想說,這個新的技術平臺,他能夠改善我們現在遇到的什麼問題? 如果這樣想的話,就犯了諾基亞的毛病了。 這個是改進改版的思維,是日本人工作的思維。
如果我們想要正確的在新的賽道跑贏別人,去先放棄現在的場景去思考未來。 這個在喬布斯的史丹佛大學演講裡面的第一個故事裡面已經說了,我們必須從未來連接到過去,我們不能從現在去連接未來。 建議大家去把那個演講搞再翻出來看一看。
人工智能的應用在各行各業,在很多行業里面,它都會算是一個新的賽道,或者是一種彎道,可以讓我們超車賺一筆不錯的錢的。
不要把人工智能當做還沒有到來,這樣去看待他。真正要做的事情是這個好好的去理解他,事實上現在好多新的公司都已經在人工智能的這個賽道里賺錢了,他們都已經在很不明顯的用人工智能技術了。就像現在。也很少人過區別。今日頭條的人工智能程度比新浪微博高得多,但是很多人不能明顯的看出來區別在哪里一樣。
想象一下,我們開一個純人工智能形式的飾品企業應該會是怎么樣的?如果開一個純人工智能的促銷禮品公司呢?不一樣的照明燈企業呢?
讓新的蘋果再一次打敗傳統的諾基亞,那應該怎么樣設計這種新形態的企業?
有一句話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其實只是開一個軟件公司而已。
這些年來,很多的公司都經過以下的階段,有些人早,有些人晚而已。
1,傳統業務員會講話,會打電話,會寫信就好了。
2,接著大部分的業務動作都變成幼兒園必須有很棒的電腦操作。
3,而人工智能的未來是大量用電腦信息分析研究選品找客戶。傳統的動作越來越少,電腦操作的動作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企業開始使用程序員與客服人員。當業務員角色,變成程序員加客服員的時候,當然也就不再需要大量的傳統意義上的業務員了。
來看看今日頭條的例子。
今日頭條的做法其實是一個操作數據的企業,他找了一些軟件人員去網絡上撈頭條,把各大報紙的頭條撈出來,然后用一個不錯又進步的方式表現給客戶。他的著重點在于有很好的推薦系統,搜尋系統,然后呈現新的系統來給客戶,而且個性化做的非常多而跟客戶綁的更緊。在呈現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千人千面啦,這些都完全是軟件的行為。
他沒有編輯人員,也沒有采訪人員,也沒有記者,他完全是軟軟件人員在操作數據,而且是網絡上的外部數據。
所以這意思就是背后有一個邏輯,時機,也就是各大媒體公司報紙都已經上網了。所以才能讓他在網絡上搜索用純軟件的方式,純數據的方式在做新的生意。也就是說各大網站已經數據化了。如果在更早以前的話,那就不太可能了,因為他得花預算自己去搞數據,那利潤與裂變的速度就不行了。
所以今日頭條的公司呢是一個操作數據的公司,所以他是軟件人員,然后操作跟客戶的關系和數據化工作為主。而且他不是直接跟客戶建立傳統關系的企業,他是網絡上的數據收集、整理、推薦、優化的操作。所以它是這樣的一個公司。那它跟傳統的媒體公司就不一樣了。
其實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一個純軟件公司啦。跟人工智能的企業比起來,我能夠理解明白真的已經晚了好幾年了。
我們都知道三度空間以后的第四維度是時間。而英特爾未來學家史蒂夫布朗認為現在要有第五緯度了,而第五維度應該是數據。所以未來的企業就是操作數據的企業,而且優先要學會操作外部數據,然后在過程當中再慢慢建立企業的內部數據。
第五維度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智能,也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變成了科技公司。
平庸的企業總是在用過去幾年的經驗盤算未來的幾年。
而偉大的企業一定會站在未來看現在,從未來的 100 年來倒推我們現在應該做什么?
特斯拉這樣的企業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站在未來看現在,站到火星去看地球。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