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誰又霸屏了,那非屬“大叔”靳東不可。從《我的前半生》到《浮出水面》以及《我們的愛》,似乎打開電視就是男神的身影。
那么多劇上映,喜歡靳東的應該很喜歡了,因為天天都能看到自己的“男神“在熒幕上活躍。但是,好評貌似沒有收獲到更多,反倒是出現了另一種聲音,“老師又來上課了”,“每個劇演的都差不多”,“東哥的戲路好窄”。
角色雷同被人吐槽也就罷了,網友還扒出李健和靳東的一段訪談,說靳東不過是在裝文化人罷了,你看和清華的李健一比,原形畢露了吧!
這是一個同學要靳東推薦幾本好書的時候,靳東的一段回答。
看到上面這段話,有人就說,說了半天,還是沒說到底看什么書,就只是在那里扯閑篇。
我只想說,難道靳東說錯了嗎?你看什么書不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自己讀書的目的去選擇書嗎?他看戲劇的起源與發展,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你一個學土木工程并且對表演沒興趣的人看得懂嗎?看得下去嗎?
還有那些質疑靳東角色雷同的人,演員看的是演技,至于角色問題,那是編劇的安排以及經紀人接劇本的問題,和靳東有毛線關系!不管角色是不是雷同,只要演技在線,就是很好的??!
當初被靳東圈粉,大部分人應該是因為《偽裝者》里明臺的角色,這個大哥太有魅力,太有擔當,太有智慧了!他幾乎滿足了你對一個“完美大哥”的所有想象?,F實中沒有遇到這樣的“大哥”,你就把這種想象寄托在“明臺”身上,但是那只是“明臺”而已,只是《偽裝者》里的明臺,那不是靳東,靳東只是負責演他,恰巧演的比較成功而已。
之后的幾部劇,靳東一直都是以這種形象出現,并且和“明臺”這個角色看起來大差不差,為什么人們就開始厭煩起來了,一個原因是由于劇本的問題,劇情,人物對話,真的讓人無力吐槽,還有一個就是觀眾審美疲勞了。
靳東還是那個靳東,但是觀眾的評價卻已發生偏差。人設的崩塌?可能不過是你自己的臆想而已。看到機場看書,就覺得是“文化人”;看到“明臺”的睿智,就覺得是完美的中年大叔。而這不過是你腦子里自己的想象而已,沒有人告訴你靳東是這樣的,一部完美的影視作品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魔術一樣,當你知道幕后的事情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一切都是那么索然無味。就像在機場看書,可能不過就是等機時無聊拿本書就看了,“愛看書的文化人”是你給他的標簽!
和靳東一樣的還有一個黃磊,從“好爸爸”,“好丈夫”,“神算子”到現在有人認為是“重男輕女”,“游戲玩不起”,就連在《極限挑戰》把手搭在一個女路人的肩膀上都有人說是“咸豬手”。真的是只想說,當有人想要黑你的時候,就算你喝一口水都會有人說“這丫喝水的姿勢真矯情”
人設,顧名思義就是“人物設定”,要么是你給他的設定,要么是他的團隊給他的設定,不管怎么說,他的這種人設不過是在眾人面前的一種形象而已,但是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的復雜性,每個人又怎么可能只有一面,又怎么可能會只有你想象的那一面。
所有的“人設”到最后都會崩塌,因為“人”從來不能被設定,你可能會因為他的笑而喜歡他,也可能會因為他的哭而討厭他,但是不管哭笑,他始終是他。
人設的崩塌,不過是不符合你的想象罷了,而靳東還是會繼續接戲演戲。
還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那些極力“黑”靳東的那些人,很有可能就是當初滿屏刷著“男神”靳東的人,他們不是因為喜歡靳東而喜歡他,也不是為了“黑”他而黑他,而僅僅就是想這樣做而已!
喜歡一個人如果因為一部電視劇而轉黑,那么你的喜歡有點廉價,所以喜歡的電視劇,就看,不喜歡的電視劇就不看,但是并不妨礙我喜歡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