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和成羽裸辭,兩人豪情萬丈的約定來長沙發展。結果現在剩自己一個人,卻很慶幸成羽的離開。
我們到長沙后,我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工作,這中間并不容易。成羽卻毫無動靜,我就勸他快點投簡歷。
可成羽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自己需要先好好的把英語專業知識復習好,有點把握才去面試。
這分明是一種逃避,哪有真等你完全準備好再上戰場的道理,只不過是不想面對面試時候的尷尬,要準備,早就應該開始準備了。
后來每次下班回來,他基本是在打游戲,而且一玩就到晚上十一二點鐘,這樣的他沒有一點朝氣與活力,渾身散發著一股頹廢的氣息。說他,他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回復我。
在我的幾經勸說下,他投了簡歷,收到了幾家單位的面試通知,他通過了一家單位的面試后,后面幾家單位的面試也不去了,我問他怎么不再去試試其他單位,他說,有這一家就可以了。
機會擺在面前,難道不應該貨比三家,認真對待嗎?
工作了,他玩游戲的習慣,照樣不改,只是似乎這種玩游戲的狀態影響了他的工作,公司覺得他不合適。
離開公司后他一直待業在家,每天投投簡歷,玩玩游戲,生活倒也悠閑,只是工作的事情仍是一個未知數。
閑,是一種狀態,它代表著懶散,沒有目標,像成羽這樣,每天將近一半的心思要放到到游戲上,這種狀態自然很難做好工作!
后來有一天,他說要去廣州發展,說,那邊工作的機會多,我聽到的時候,很傷感,說:你不改變你玩游戲的習慣,你到哪都是一樣。他說,放心,他有分寸。
那天,成羽下午的高鐵,上午卻仍在玩游戲。
他走之后,我的生活慢慢開始有了改變,我不用顧忌他的想法,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早睡早起,不受他的影響。
我會經常和一群球友去打球,還請了羽毛球教練,經常一個人去圖書館看書,參加寫作班,辦了健身卡,同時安排時間考駕照。
當你踏出了第一步,后面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你會閑不住,會不知不覺間就把自己的生活過的元氣滿滿。很多時候你沒行動,只是身邊有個很閑的朋友,他會讓你“閑”得心安理得,形成反正大家都這樣的錯覺。
我們不是圣人,我們很普通,普通到身邊一些很平常的事物都能影響到我們,就像我會一直受成羽影響,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勸大家不要和太閑的人做朋友。
如果和他們成為朋友會怎么樣呢?
“我們早上起來跑步吧!”
“不要了,我要睡覺,昨晚很晚才睡”
“你昨晚忙啥了?這么困?”
“沒啥,就是刷手機啊,不想睡”
一般刷手機刷到很晚又不想睡的人,多半都是“閑”人,他們沒有生活目標,之所以遲遲不睡,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明天的到來,就這樣熬著不睡,似乎明天就不會到來,他們心里就不會因為荒廢時間而產生罪惡感!
“那等你醒來,我們去圖書館看書吧!”
“恩,好,等我醒來再說。”
“那好,我等你吧”
然后他一覺睡到十一二點,這時候,又得解決午飯的問題,他睡眼惺忪,做飯的任務,當然又得由你來搞定。
好不容易吃完飯,這個時候,又是你的午睡時間,等一切都忙完的時候,已經差不多下午兩點多了,你們輕移玉步來到圖書館,看了沒幾分鐘,他就說,好無聊啊,然后就開始刷手機,不時還伴著笑聲,其他人都投來異樣的目光,可他卻不自知,帶著耳機聽的起勁,好不容易陪你待了一個小時,就吵著肚子餓了,你說,你不是剛吃完飯嗎?怎么又餓了,他說,剛剛起床沒什么胃口,現在好餓啊!走,陪我去吃東西去,你很無奈,但沒辦法,誰讓他是你的朋友呢!
找來找去,終于找到一家他滿意的店,可你剛吃完,只點了杯飲品,陪著他邊吃邊刷手機,等他終于放下手機,時間已經差不多六點鐘了。
現在再去圖書館已沒了那份興致,況且他也不喜歡,這時候,他提議說看電影,你想,正好自己也很長時間沒去電影院了,就在網上查查找找,終于找到一部你們都能接受的電影。
看完回到家,已經差不多十點鐘了,你只好開始洗漱準備睡覺,他仍有興致的在刷著手機,然后和你說“今天好累啊!”
你躺在床上,回想今天做的事情,原來什么都沒做,在圖書館的那一小時,因為他在旁邊,書也只看了幾十頁。
你想著明天一定要認真把生活充實起來,結果第二天,效果差不多,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把類似的事情重演一遍罷了。
其實他們也有理想,只是為理想奮斗太累了,還是閑著舒服,做著簡單輕松的工作,過著舒適的生活,輕松自在。
可是有時候午夜夢醒時,又覺得心有愧疚,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找一個人陪著他們,讓他們也獲得安全感。甚至產生錯覺,以為世界就是這樣,這個人就是他身邊的你。
為什么不要和太閑的人做朋友,其實大學宿舍文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學宿舍,要么一個宿舍都是學霸,要么一個宿舍都玩游戲,要么一個宿舍都喜歡去搞外交。
一個全是游戲達人的宿舍想出一個學霸是很難的,除非,你本身是學霸,而且有著很高的自制力,不然你很難在你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勸說下,保持“出淤泥而不染”,“少了你沒意思”,“少看一會書不會少塊肉”,“來和我們一起大殺四方”,“隔壁宿舍敢挑戰我們宿舍6大男神,你能忍?”,你能視這些朝夕相處的朋友哥們如無物?
據我所知,很多人都做不到。
這就是環境的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環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溫水煮青蛙,真的等你發現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尾大不掉的包袱了,你說你要去學習,他說陪他去逛街,你說你要去健身,他說陪他去唱歌,你說你要去運動,他說配他去看電影,你說你要去工作,他說等等,先幫他看一眼這衣服怎么樣。
如果是這樣,何不直接在當初就和他保持距離,不交這朋友。
如果身邊已經有了這種朋友怎么辦?我的答案是,不用管他,你繼續按照你的生活節奏走,你早上起來繼續跑你的步,管他起不起來,跑完步去圖書館繼續看你的書,只要是打亂你生活節奏的閑事都可以回絕他。
時間久了,他自然會漸漸遠離你,然后重新找一個能和他保持同一節奏的人,互相取暖。
太閑的人,注定將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