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想靜靜地待一會兒,什么都別聽見,什么都別看見。
就像生命之初那樣,潔凈如紙張,純白如夢幻,就那么自顧自地、隨心所欲地活著。
說不上厭惡或歡喜,雜蕪就是打擾,對我想做的事。或許要走的路還不夠清晰,在山霧中經歷迷路、驚嚇、哭泣,之后看到模糊的希望漸行漸清晰才見得彌足珍貴吧。
所以,不能平心靜氣時我總要勸慰自己。如果閱讀也不能讓我擱淺慌亂和迷惘,我只能釋手,轉而用另一種方式讓自己沉靜。
那就是在謄寫中跟著大師、名作、或古典詩詞的韻律讓心靈慢慢享受被緩緩熨帖的舒暢,通過筆尖與紙張的碰觸,沙沙的聲音在紙上流淌,像秋陽下樹梢的拂動,像山澗里清泉的淙淙流淌。
這樣,心靈有多少次被出走就會有多少次被召喚,你會漸漸安靜,只想著王摩詰或者詩人海子,并把自己放置在喜悅或悲傷里,放置在愛情或仇恨里,原來忘卻自己才能找回自己,忘卻自己才能得到休憩。
筆端流淌的那些文字就像被慢慢訴說的心事,我喜歡把它用我最誠的心力整整齊齊地安放,不要有一絲一毫的打擾,我愿意像善待自己一樣善待每一個字,容不得一丁點涂改。
書寫時,用正楷是最好的。書法方面一知半解,卻自以為懂得正楷的精髓,端莊、大氣、有筋骨,潔凈、清爽。最喜歡正楷的正是它的剛勁、不旁逸、不失溫柔。如若換作行楷,書寫中平添幾分隨意,幾分慵懶,出錯處不免被遮蔽,這樣書寫就成了洋洋灑灑的肆意行為,時光被打發,思緒依舊紛亂如麻。
這樣并不能令思慮順暢,更不能讓人通透,反而給人霍亂之感。
當我寫到“我愛你生病的女兒,陌生的父親”,我想,這一定是個善良而深情的男人;當我寫到“如果我也健康,如果我也不再生病,也就沒有命運”,也許他曾經大病一場過,也許不是他,而是他生命中的某個重要的人;當我寫到“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我忘記了一切,心中只有詩歌,任誰不被這樣的柔情擊中?還有,“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我眼前出現一個被情感灼傷的青年,正徘徊在愛人身旁,這是他不被聽見的孤獨的心。
一遍遍細讀,一次次思量,看著筆下尚且娟秀的字體,心中涌起憐愛與珍惜來,想說一句,真好,在書寫,在這里。
讀罷,掩卷自思,筆下一行行一列列,就像一場綿綿絲雨,潤物無聲,雨過天晴,心情也晴朗了許多。
人難免會遇到心情的起伏。對于煩惱,我告訴自己,暈人才自擾。擱淺在海灘的貝殼,要么回到大海,要么被人撿拾,無論哪一種都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所以,煩惱會有,但是解決它只能靠你自己,而且,往往你已經有了答案了。通過其他方式不能讓自己獲得安寧,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遵從內心去生活,這就是最為正確的答案。
前一陣讀日本作家東野奎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讓我更進一步確定了跟從內心去生活是無比正確的選擇。
浪矢爺爺的雜貨店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時光通道,從卷簾門的投遞口投寄信件,第二天會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信。
看似是浪矢爺爺在指導著他們的人生,但浪矢爺爺說,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用。
是啊,煩惱甚至失敗會讓我們沉迷一陣子,但絕不會是一輩子。你的內在小孩正迷失在荒野里,關愛他,溫暖他,激勵他走出困境。蒼松立根危崖之上,從不會向著地面萎靡而下,人也一樣,因為人都是向上、向善的,跟從內心就好。
因此,煩惱甚或失敗都不能讓人們一敗涂地,讓人們一敗涂地的正是人們自己,因為答案在你心中。
所以,讀書除了讓人平靜之外,還是一種力量的獲取,更是一種確認。
在萬千人流中,在惶惶論著里,尋找與我心相契合的人,也許尚存人世,也許早已作古,但是通過思想和文字我們一再確認。
哦,原來我做得是對的;哎,可見我多么粗鄙;嗯,今天因為你和你的文字使我溫文如水,等等,讀書就是與他人相遇,與自己相見。
此刻,我的內心是平靜的,通過表達,我遇見了更加淡泊的自己,也讓我懂得虔誠地存在,無論任何時刻都是一種修行。
我并不視金錢如糞土,也不見得愿意一直低沉在社會的底層,有時候我也“戚戚于貧賤,汲汲于富貴”,并不能做陶潛一樣的真君子,但我從不以此自貶,相反,我知道屬于我的奪不走,不是我的留不住,財富也罷,情感也罷。
我知道,一個人要有極高的自我意識,即便在彼此的深情里依然要有可供自由呼吸的空氣,要有可供自我成長的空間,否則,深情也會成負累。
遇見最好的他不算幸運,在此后的每一天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他才是最幸運的事。
愿我們都有深情被眷顧,愿我們都有平靜的心情任歲月流淌,愿我們都有書卷做伴,能辟一隅給心靈以自由的呼吸!
此刻,時光似是被靜止,春風依舊但驕陽溫柔,冷,不逼人,有你還有書,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