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久前重新讀完了《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和《考拉小巫的留學成長日記》,引發了我對英語學習的許多思考。
? ? ? ? 我曾經看過一些給這兩本書打低分的人的評論,一種說勵志書就是雞湯,沒什么用,另一種說作者記流水賬,學習方法就是死記硬背,沒什么好牛的。對于以上兩種言論,前者大概根本不屑于行動,而后者偏愛捷徑,兩者的本質都是幻想著有什么一招致勝的秘訣,結果翻開書發現是寫的是吃苦和受累,就很惱怒,覺得上當受騙。實際上,在任何一種改變和進步之中,吃苦受累都是必然的,不是不講求方法和效率,而是在此基礎之上,同樣必須付出足夠多的量變,才能實現知識掌握的飛躍。學霸總是容易被神化,好像是一個行走的記憶面包,過目不忘,靠躺著四兩撥千斤來超越他人,我不否認天賦這個東西,但更應該看到的是天賦背后容易被忽視的點滴的積累,這才是這套書的意義所在,一種理念,同時加以不斷的學習嘗試。
? ? ? 有了這個思想鋪墊,我再來談英語學習方法論的問題。
? ? ? 在剛剛過去的四年多時間里,我花了一些業余時間來學英語,用過很多個英語app,最少的用了一個月,最長的用了三年,期間看了一些電影,上過外教口語課,每天讀英語新聞,讀英語小說,時不時聽BBC和VOA,很少寫作文。 有了以上的學習經驗,第三次再讀本書的時候,我發現考拉小巫針對這些英語學習中的常見問題都做了方法論的說明。在廣泛的英語學習市場中,很多人對英語學習的困惑來自于貪圖捷徑以缺乏思考。我于是趁機整理下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考拉小巫在書中提出的學習方法論,以督促提醒自己:
? ? ? 1、英語學好的根本要求是詞匯。對英語詞匯的熟悉程度會直接影響閱讀,聽力和寫作的水平,這個熟悉程度包括詞匯的意思、用法和詞性,詞匯的發音,詞匯的拼寫,這三者不行,閱讀,聽力和寫作都迅速完蛋。
? ? ? 針對這個問題,考拉小巫自己用了17天搞定GRE這本書,結合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來進行集中的單詞突破。再結合詞根詞綴法、同義反義詞、同類詞匯擴充、情景描述等等來精確記憶。
? ? ? 實際上,我也覺得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去背單詞真的太累了。我用過考拉的這些方法,如果能長期堅持效果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自己動腦子想點出的記憶技巧更好,多多復習才是王道。
? ? ? 2、聽力和詞匯的關系,詞匯不熟悉的結果之一就是聽不懂。聽力要聽懂,一個是單詞的意思要懂,另一個是單詞的發音要記得。單詞的意思除了靠增加詞匯來積累外,口語常用表達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Let's drop it.這樣的,還有含有介詞的日常用法,比如without question,需要靠積累來掌握。如果對單詞的發音不熟悉,那么聽了也白聽。如果你對發音不熟悉,聽一個詞就需要反應幾秒,相反,當你很熟悉詞匯發音的話,幾乎是不需要反應時間的。除此之外,語音語調,連讀弱讀的規則也是攻克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相比中文講究的字正腔圓,英語是能省則省,掌握連讀弱讀需要花很多功夫。回想起來高中的時候練習聽力,就隨便聽一遍就過了,最多聽兩遍,那個時候的聽力考試都是連蒙帶猜的,根本不是真的在聽。現在想一想,那個時候上課真正說英語的時候非常少,記單詞也是偏向于意思,沒有記發音或者記的發音不準確,腦海里沒有發音和口語規則的存貨,聽得懂才怪呢。
? ? ? 關于聽力突破,考拉小巫的做法是每天都聽VOA,長期聽,而且要選取適當的材料進行精聽,反復聽寫,聽寫不出來的詞匯逐個總結突破,把材料用好吃透。字幕組也是一個聽力學習的好去處,一群志趣相投的高手在一起,火花四濺呀。
? ? 我倒是一直都在聽聽力,或多或少的每天都會聽,在每日英語聽力上也積累了800多個小時的聽力時長,一個人走著的時候基本是在聽著的。現在比較習慣VOA和BBC的語速了,但是問題依然是在于精聽太少,材料沒吃透,詞匯還是大問題。
? ? ? 3、說不出口語的英語是偽英語。學英語的這幾年我一直在斷斷續續練習口語,直到2017年四月開始用英語趣配音之后口語練習才開始相對固定。進而發現,口語發音是可以通過模仿來改善的,模仿的次數越多,模仿的程度越容易接近原版,模仿接近原版所花的時間就越短,但是,只模仿不跟讀會有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單獨面對一個文本的時候,常常要讀幾次才能讀準,口語流利度差,總是打磕巴。后來,我開始上外教口語課,又發現好多閱讀詞匯根本沒有轉化成口語詞匯,在運用中是死的,用不起來。口語的運用的思維還是中式的,口語句型的使用也非常地單一,對于簡單詞多種使用還非常地不熟悉,在聽力中早已經掌握的簡單基礎詞匯還有發音不準確,重音不對的問題。
? ? ? 針對口語,考拉小巫的方法就是背單詞、練聽力之外積極說,和小伙伴每天泡在一起用英語聊天,描述眼前的情景,描述人或事。我在上口語課的時候也有這么做過,還挺有意思的,講著講著會話多,當然也會發現口語詞匯積累少,會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輸入,也需要長期訓練和堅持。
? ? ? 4、詞匯基礎意思下的不準確閱讀。我每天都會讀英語新聞,但讀的只是文章的基本意思,在對英語進行基礎運用的前提下,過分糾結詞匯意思的準確度確實是不理智,畢竟不是做翻譯。但是有時候詞匯多義弄不清楚,還是會讀出跑偏的意思來,說來說去還是又回到詞匯掌握不牢靠的問題上了。
? ? ? 考拉小巫在閱讀上做了很多積累,學會了如何對付很長的文章。她的詞匯基礎好,加上初中培養起來的語感,無疑能夠幫助她更好地閱讀。
? ? ? 我認為閱讀是很重要的,如果是興趣愛好的話,可以讀小說,讀新聞,如果想學點什么,還能讀到一手的資料。翻譯的東西有時會有錯漏,也會由于語言差異形成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我倒是每天都讀一點,不過比較隨意,不是很認真。
? ? ? 5、寫作是我做得最少的,就比較差,同中文寫作是一樣的道理,越是寫越熟悉,下筆如有神,越是不寫,越是難以行文。寫英語小作文我沒有堅持太久,一個原因是自己寫得太少,每次花的時間會特別長,其次是時間上也不允許分配過多給英語作文,沒有形成習慣,經常會忘記寫。
? ? ? 考拉小巫的寫作起步是最晚的,開始的時候是最痛苦的,后面各方面一起積累了,寫得多了,才慢慢好的。
? ? ? 我想起來,我小時候不愛寫作文,都是照著作文書上仿寫的。后來開始寫日記,寫文章,到現在,就很難會有說不出話的情況發生,大多數時候是想說的太多,沒空寫。我試過兩次寫英語文章,感覺還好,就是時間少,沒法安排固定的時間來磨寫作,像我的中文寫作花的時間也比較少,因為安排不過來。
? ? ? 如果把只是把考拉小巫的履歷放在我面前,告訴我她高考成績不好,大學時很努力,研究生保送北二外,后來考進了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就出國了,再然后留美工作,結婚,生子,現在很幸福,我大概只是模糊地覺得挺厲害的,英語好真好呀,外面有一個巨大的世界。但實際上,當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來讀她的書,認真感受她的心路歷程,了解她如何應對生活的挫折,如何進行人生的選擇,相比之下,英語學習方法論反而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現實情況下,由于時空限制,我們不可能全程參與他人的生活,也很難真正了解一個人成長的歷程,當然也不可能像訪談那樣去和各種有所成就的人進行交談。考拉小巫的書恰好提供了一個視角,觀察了一個普通人如何努力成長,最終一步步實現人生愿望的這個過程。如果你只想尋找捷徑,那么這套書大概不適合你。
? ? ? ? 我畢業好幾年了,生活中也用不到英語,但是我卻發現它對我來說很重要,一路嘗試,走著走著,遇到很多很棒的人很棒的事。學習沒有捷徑,成長也沒有捷徑,擺正心態,踏實勤奮,善于思考總結,多多學習,總有一天會遇見一個更大的世界,風景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