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寫作的結構,我自己用并列式結構居多。除了這種結構,還有很多種類型,比如總分總結構、遞進結構、SQA結構等。
文章的結構相當于文章的骨架,結構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選擇依據是你的文章的內容是什么,觀點和例子想如何呈現?結構會讓它們看起來更工整統一。
01 總分總結構
就像這三個字描述的一樣,開頭先闡述主題,給出一個整體觀點。中間分開說明分論點,選用案例來加以證明。最后結尾與前邊觀點相呼應。
02 并列式結構
圍繞文章主題展開幾個并列的觀點,分成幾個部分,其中穿插講故事案例,讓內容更飽滿,最后臨行點題。
并列式是新媒體文章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
03遞進式結構
遞進式結構比并列式結構復雜一些,因為各部分之間要一層比一層深入,需要考慮邏輯關系和觀點的深入關系。
04 SCQA結構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實引入。
C(Complication)沖突——實際情況往往和我們的要求有沖突。
Q(Question)疑問——怎么辦?
A(Answer)回答——我們的解決方案。
可以從讀者熟悉的某個場景入手,這個場景與實際情況有沖突,下一步要針對沖突提出問題,給出解決方案,讓讀者知道應該怎么辦。
以上是常見的四種文章結構,寫文章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注意并運用,而不是想到哪寫到哪,前后看不出頭緒。就像本篇文章,應用的就是并列式結構。